[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5020.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薇;刘诚;章登凤;莫魁万;李江勇;梁海忠;饶堂元;何波;罗洪波;黎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 垃圾分类回收 水力分选 磁性分选 生活垃圾 风选 环保技术领域 性质差别 有效结合 垃圾 破袋 破碎 分类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破袋、粗分选、磁性分选、筛分、涡电分选、水力分选、风选和破碎,本发明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采用粗分选、磁性分选、筛分、涡电分选、水力分选和风选等方式有效结合,特别是涡电分选和水力分选,能区分出性质差别较大的垃圾,能够将生活垃圾分类彻底,使各类垃圾得到充分的利用,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减轻生活垃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迅速扩大,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1.5亿吨,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看,以填埋、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且我国生活垃圾大部分都是未经分类的垃圾,大多具有含水率高、热值低、成分杂的特点,直接焚烧的过程可能会产生很多恶臭气体,这种方式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在填埋过程中又浪费了大量可再生或重复利用的资源。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塑料、玻璃、金属、餐厨垃圾等均是可再生或重复利用资源,可以通过分类和分选后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提倡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所造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未进行垃圾分类分选,造成单一方式不适用于混合垃圾,再加上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居民普遍意识不高等原因,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方法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即垃圾处理前的分选,完善可靠的生活垃圾分选技术是提高垃圾可持续利用、实现综合治理工艺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破袋:将生活垃圾进行破袋处理,获得固体垃圾;
(2)粗分选:将大块的可回收物料和其他物料分拣出来,以便根据性质进行回收处理;
(3)磁性分选:将所述固体垃圾进行磁性分选,去除磁性物质;
(4)筛分:将所述步骤(3)中的固体垃圾进行筛分处理,获得筛上物及筛下物;
(5)涡电分选:将所述步骤(4)中的筛上物进行涡电分选,获得非磁性导体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6)水力分选:将所述步骤(5)中非金属材料进行水力分选,获得轻质物料、中质物料、重质物料和滤液;
(7)风选:将所述步骤(6)中的轻质物料进行风选,获得有机质、纸和塑料和纺织物;
(8)破碎:将所述步骤(7)中的纺织物经过破碎处理,获得纺织纤维加以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破袋采用破袋机进行破袋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粗分选采用人工分拣或分拣设备的方式进行,将大块的可回收物料和其他物料分拣出来。
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磁性分选采用强力电磁铁与磁性物质相吸进行分选。
进一步的,步骤(4)中的筛分是指将物料放入滚筒筛中进行滚筒筛分,使粒径大于筛孔的物料留在筛上,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被筛下,筛上物进一步分选,筛下物用作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蜗电分选是指将步骤(4)中的筛上物送入涡电分选机进行涡电分选,根据物质导电率的不同可以分选出非磁性导体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5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