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5662.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乔东生;王昌;张融圣;李玉刚;周道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能发电装置 海洋平台 导管架 气室 半球环 圆柱环 吸收率 新能源利用技术 空气透平装置 固定式结构 保证装置 发电装置 管道连接 空气透平 双向气流 同向旋转 波浪能 波能 近岸 离岸 桩基 焊接 吸收 | ||
1.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包括单桩基波能发电装置、海洋平台(8),多个单桩基波能发电装置均通过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设置在海洋平台(8)下方,单桩基波能发电装置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述的单桩基波能发电装置包括气室(2)、空气透平发电装置(6);所述的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穿过圆柱环体(1)和半球环体(3)后固定在海底;一个振荡水柱式波能发电装置与一个桩基结构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在不同方向的波浪作用下,能保持同样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的可靠度;
所述的气室(2)由直径相同的圆柱环体(1)和半球环体(3)组成,半球环体(3)位于圆柱环1体上;半球环体(3)上部设有气孔管道(5),气孔管道(5)与空气透平发电装置(6)连接,空气透平发电装置(6)在双向气流作用下均能同向旋转,气体通过气孔管道(5)进入和排出气室(2)时都能发电;
使用时,圆柱环体(1)内部水面、圆柱环体(1)及半球环体(3)共同组成气室(2);在波浪作用下,波浪经过圆柱环体(1)底部透射进入圆柱环体(1)形成上下振荡的水柱,水柱上下振动迫使气室(2)内部气体压缩和膨胀,往复通过气室(2)顶部的气孔管道(5)推动空气透平发电装置(6)旋转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设置在圆柱环体(1)中轴线上,能有效减少气室内部水面晃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桩基波能发电装置之间设置横撑(9),增加结构稳固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环体(1)、半球环体(3)、气孔管道(5)均由钢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环体(1)、半球环体(3)、气孔管道(5)均由钢材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为圆柱型钢管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为圆柱型钢管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洋平台桩基结构(7)为圆柱型钢管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56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海浪发电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管架海洋平台集成波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