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中回收头孢氨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6001.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斌;田伟;侯瑞峰;陈琪;路锐;张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01/12 | 分类号: | C07D501/12;C07D5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乔雪微;刘依云 |
地址: | 0373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孢氨苄 母液 酶法合成 晶体的 浓缩液 回收 碱性调节剂 制备工艺 析出 膜分离 均一 酸化 优选 回收率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头孢氨苄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从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中回收头孢氨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酸化的头孢氨苄母液进行膜分离,得到头孢氨苄的浓缩液;(2)将步骤(1)得到的头孢氨苄的浓缩液与碱性调节剂接触,进行结晶,得到头孢氨苄的晶浆液。使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头孢氨苄具有纯度高和回收率高的特点,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更为环保。此外,在本发明更为优选的条件下,例如,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晶体的析出,且将搅拌设置为2阶段或3阶段,能够使得所得头孢氨苄晶体的粒度更为均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孢氨苄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中回收头孢氨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氨苄属于头孢类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内容物膨胀至破裂,杀死细菌。
目前头孢氨苄母液的处理方法有三种:一、使用水解酶将头孢氨苄水解成为7-ADCA和苯甘氨酸,之后进行分别回收。由于头孢氨苄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将头孢氨苄水解后进行分别回收,对于生产头孢氨苄损失较大,同样也是对生产前期的动力以及其他物料的损失。二、使用β-萘酚与头孢氨苄进行络合成固体再次进行回收的方法,该方法由于使用到β-萘酚以及有机溶媒等有毒的物质,在实际操作中对人体危害较大,同时含有该类物质的废水也很难处理到排放标准,增加了头孢氨苄的生产成本;三、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柱对头孢氨苄进行回收纯化,该方法虽然避免了有毒物质的使用以及头孢氨苄的水解回收,但其处理废液量较低,另外,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费用较高,且流程也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上问题,提供一种从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中回收头孢氨苄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得到的头孢氨苄具有纯度高、活性高和回收率高的特点,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中回收头孢氨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酸化的头孢氨苄母液进行膜分离,得到头孢氨苄的浓缩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头孢氨苄的浓缩液与碱性调节剂接触,进行结晶,得到头孢氨苄的晶浆液。
优选的,所述酸化的头孢氨苄母液的pH值为0.5-3,优选为1-2,更优选为1.3-1.8。
优选的,所述膜分离压力1-4MPa,优选为2-3MPa。
优选的,所述膜分离的温度为5-20℃,优选为8-16℃。
优选的,所述接触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分为如下2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350rpm,pH值为2.5-3.5;
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350rpm,pH值为4.5-5.5。
优选的,所述接触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分为如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350rpm,pH值为2.5-3.5;
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170rpm,pH值为2.5-3.5;
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350rpm,pH值为4.5-5.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1、对酶法生成的头孢氨苄结晶母液进行浓缩处理,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50%以上;滤过的液体可以继续套用下一批使用。
2、浓缩后的头孢氨苄母液可以通过进行结晶工艺回收得到固体的头孢氨苄,可以回收结晶母液中头孢氨苄70%以上。
3、相较于回收头孢氨苄水解后的原料,回收头孢氨苄更加具有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