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格栅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和分解硫化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6041.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张婧;张铁;任君朋;朱云峰;石宁;金满平;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C01B3/04;C0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严政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等离子体 反应 装置 分解 硫化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格栅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和分解硫化氢的方法,包括:内筒(1),嵌套在内筒(1)的外部的外筒(2);设置在内筒(1)中的高压电极(3)和接地电极(4),阻挡介质(6),阻挡介质(6)设置在所述高压电极(3)和/或所述接地电极(4)的外表面;各个高压电极层与各个接地电极层交错设置,使得各个高压电极层的上层和/或下层为接地电极层,且相邻的高压电极层与接地电极层之间有间隙。本发明提供的格栅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具有硫化氢转化率高、能耗低以及能够实现大流量硫化氢处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格栅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和一种分解硫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是一种剧毒、恶臭的酸性气体,不仅会引起金属等材料的腐蚀,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目前我国大中型炼油厂均采用传统的克劳斯法(Claus)处理含H2S的尾气,并回收硫磺。该方法只回收了硫化氢中的硫,却将宝贵的氢转化为水。从资源的综合利用角度考虑,在传统的硫化氢回收工艺中,氢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将硫化氢分解为硫磺和氢气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技术领域。
目前,硫化氢分解方法主要包括:高温分解法、电化学法、光催化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等。在前述多种方法中,高温热分解法在工业技术上相对成熟,但硫化氢热分解强烈地依赖于反应温度,并且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即使反应温度在1000℃以上,硫化氢的转化率也仅为20%。另外,高温条件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较高,这也会增加运行成本。此外,由于硫化氢热分解转化率低,需要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从尾气中分离并在系统中循环,因此也降低了装置效率并且增加了能耗,这些均给其大型工业化应用带来困难。采用膜技术虽然可以有效的分离产物从而打破平衡限制,提高硫化氢转化率,但热分解温度往往会超过膜的极限耐热温度,使膜材料结构遭到破坏。电化学法则存在操作步骤多、设备腐蚀严重、反应稳定性差和效率低等缺点。光催化法分解硫化氢主要借鉴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开发高效半导体光催化剂等方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硫化氢,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是较为经济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处理量小、催化效率低并且催化剂容易失活等问题。
与其他分解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装置体积小,能量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其中涉及的反应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可在小处理量、难以集中处理情况下灵活地被应用。此外,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缩短反应时间的特点,能够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将硫化氢进行有效的分解,适合于不同规模、布局分散、生产条件多变的场合。而且,在回收硫磺的同时,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将氢资源回收,能够实现硫化氢资源化的利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低温等离子体分解硫化氢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使用的放电形式主要包括辉光放电、电晕放电、滑动电弧放电、微波等离子体、射频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
文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2,37:1335-1347.采用收缩正常辉光放电的方法分解硫化氢,在压强0.02Mpa、温度2000~4000K条件下得到硫化氢最低分解能耗为2.35eV/H2S。但此反应温度高、压强低,条件苛刻不易于实现。
文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2,37:10010-10019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分解硫化氢,在大气压、温度2400K条件下可将硫化氢完全分解,但分解后的氢和硫会在高温下迅速复合重新生成硫化氢,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淬冷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