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空间公共场所的并联柔索式空气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6525.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钱森;鲍坤龙;訾斌;王道明;王正雨;王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25J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公共场所 并联 柔索式 空气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用于大空间公共场所的并联柔索式空气检测系统,包括空气检测装置(504),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驱动组件、柔索牵引机构和检测装置调稳平台,其中:
设有1个以上的滑轮驱动组件;在每个滑轮驱动组件上设有柔索牵引机构,柔索牵引机构均与检测装置调稳平台相连接;在检测装置调稳平台上设有空气检测装置(504);
滑轮驱动组件,负责牵引柔索牵引机构在大空间公共场所内做水平移动;
柔索牵引机构,负责牵引检测装置调稳平台在大空间公共场所内做水平或/和垂直移动;
检测装置调稳平台,负责对空气检测装置(504)进行位姿调节,保证空气检测装置(504)运动平稳,从而确保空间检测装置达到预期的检测精度;
本并联柔索式空气检测系统适用于占地面积大、落差度高的大空间公共场所,且能够机动性调整本并联柔索式空气检测系统与大空间公共场所间的安装区域,具体为:监控范围在2000m2~20000m2;稳定监控范围在8000m2~12000m2;空气检测装置(504)水平任意方向的平稳运动行程130m~200m;空气检测装置(504)平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0.50m/s;
设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滑轮驱动组件、柔索牵引机构和检测装置调稳平台相连接,从而实现柔索牵引机构带动柔索进行运动;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空气检测装置(504)位姿状态的反馈信号,进行补偿计算,从而对空气检测装置(504)进行反馈控制以调节空气检测装置(504)的位姿,保证空气检测装置(504)运动平稳;
所述滑轮驱动组件由A侧滑轮驱动装置和B侧滑轮驱动装置组成;其中:
柔索牵引机构由A侧柔索牵引子单元和B侧柔索牵引子单元构成;其中,A侧柔索牵引子单元装配在A侧滑轮驱动装置上,并沿着A侧滑轮驱动装置运动;B侧柔索牵引子单元装配在B侧滑轮驱动装置上,并沿着B侧滑轮驱动装置运动;
A侧滑轮驱动装置由A侧直线滑轨组(1A08)、A组滑块(1A04)、第一驱动柔索(1A05)、A侧板材(1A03)、第一定滑轮(1A02)、第四定滑轮(1A01)、柔索引导板(1A07)和卷扬筒(1A06)组成;其具体连接关系为:
A侧直线滑轨组(1A08)包含有直线滑轨;在直线滑轨上设有A组滑块(1A04);在A组滑块(1A04)上设有A侧板材(1A03);在A侧直线滑轨组(1A08)的一端设有第一定滑轮(1A02)和第四定滑轮(1A01),在A侧直线滑轨组(1A08)的另一端设有柔索引导板(1A07);在靠近柔索引导板(1A07)处设有卷扬筒(1A06);第一定滑轮(1A02)、第四定滑轮(1A01)、A侧直线滑轨组(1A08)、柔索引导板(1A07)、卷扬筒(1A06)的上端分别与建筑物的顶部/顶梁固接;第一驱动柔索(1A05)的一端与朝向柔索引导板(1A07)一侧A侧板材(1A03)的端部相连接,第一驱动柔索(1A05)的另一端穿过柔索引导板(1A07)后与卷扬筒(1A06)相连接;
A侧柔索牵引子单元由A侧底部卷扬机组(2A06)、A侧底部定滑轮组(2A05)、A侧柔索引导装置(2A01)、A侧上部定滑轮组(2A03)、A侧可动滑轮组(2A02)和A侧牵引柔索(2A04)组成;其具体连接关系为:
A侧底部卷扬机组(2A06)和A侧底部定滑轮组(2A05)均安装地基上;A侧上部定滑轮组(2A03)安装在A侧直线滑轨组(1A08)的底部,或安装在A侧直线滑轨组(1A08)与A侧底部卷扬机组(2A06)之间的建筑物地基上;
A侧可动滑轮组(2A02)与A侧板材(1A03)的底部固定连接;A侧柔索引导装置(2A01)装配在A侧可动滑轮组(2A02)上;
A侧牵引柔索(2A04)的一端与A侧底部卷扬机组(2A06)相连接,A侧牵引柔索(2A0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A侧底部定滑轮组(2A05)、A侧上部定滑轮组(2A03)、A侧可动滑轮组(2A02)和A侧柔索引导装置(2A01)后,与检测装置调稳平台相连接;
B侧滑轮驱动装置由B侧直线滑轨组(1B02)、B组滑块(1B03)、B侧板材(1B04)、第三定滑轮(1B05)、第二定滑轮(1B06)、第二驱动柔索(1B07)、第三驱动柔索(1B08)和转向定滑轮(1B01)组成;其具体连接关系为:
B侧直线滑轨组(1B02)包含有直线滑轨;在直线滑轨上设有B组滑块(1B03);在B组滑块(1B03)上设有B侧板材(1B04);在B侧直线滑轨组(1B02)的一端设有第三定滑轮(1B05)和第二定滑轮(1B06),在靠近B侧直线滑轨组(1B02)另一端处设有转向定滑轮(1B01);第三定滑轮(1B05)、第二定滑轮(1B06)、B侧直线滑轨组(1B02)的上端分别与建筑物的顶部/顶梁固接;
第二驱动柔索(1B07)的一端与朝向第二定滑轮(1B06)一侧B侧板材(1B04)的端部相连接,第二驱动柔索(1B07)的另一端与A侧滑轮驱动装置相连接;
第三驱动柔索(1B08)的一端与朝向转向定滑轮(1B01)一侧B侧板材(1B04)的端部相连接,第三驱动柔索(1B08)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定滑轮(1B05)后与A侧滑轮驱动装置相连接;
B侧柔索牵引子单元由B侧底部卷扬机组(2B01)、B侧底部定滑轮组(2B02)、B侧柔索引导装置(2B06)、B侧上部定滑轮组(2B04)、B侧可动滑轮组(2B05)和B侧牵引柔索(2B03)组成;其连接关系为:
B侧底部卷扬机组(2B01)和B侧底部定滑轮组(2B02)均安装地基上;B侧上部定滑轮组(2B04)安装在B侧直线滑轨组(1B02)的底部,或安装在B侧直线滑轨组(1B02)与B侧底部卷扬机组(2B01)之间的建筑物地基上;
B侧可动滑轮组(2B05)与B侧板材(1B04)的底部固定连接;B侧柔索引导装置(2B06)装配在B侧可动滑轮组(2B05)上;
B侧牵引柔索(2B03)的一端与B侧底部卷扬机组(2B01)相连接, B侧牵引柔索(2B0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B侧底部定滑轮组(2B02)、B侧上部定滑轮组(2B04)、 B侧可动滑轮组(2B05)和B侧柔索引导装置(2B06)后,与检测装置调稳平台相连接;
检测装置调稳平台由顶部平台(304)、丝杠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滑台(305)、平台旋转电机(301)、A组平台俯仰电机(311)、B组平台俯仰电机(312)、丝杠驱动电机(314)、A组铰链(308)、B组铰链(307)、铰接杆(309)和末端平台(315)、运动平台(310)组成;其中,
在末端平台(315)设置有平台旋转电机(301);在末端平台(315)上设有通孔,平台旋转电机(301)的旋转轴自末端平台(315)上的通孔延伸至末端平台(315)的下方;平台旋转电机(301)的旋转轴与顶部平台(304)相连接;
在顶部平台(304)的下方固接有丝杠直线驱动装置;
在丝杠直线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A组平台俯仰电机(311)、B组平台俯仰电机(312);B组平台俯仰电机(312)与B组铰链(307)相连接;
B组铰链(307)经铰接杆(309)与A组铰链(308)相连接;A组铰链(308)与A组平台俯仰电机(311)相连;A组平台俯仰电机(311)与运动平台(310)固定连接;在运动平台(310)的底面上设有空气检测装置(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5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