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6624.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冀;杨剑群;刘超铭;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1;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产生 电离 位移 缺陷 信号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包括集电区、基区、n个发射区、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集电区位于基区的外围,所述集电区的掺杂浓度小于1E15/cm3;
所述基区的外边缘为长方形,基区外边缘的长边距集电区外边缘的距离d的范围为0.1~300μm,基区外边缘的宽边距集电区外边缘的距离e的范围为0.1~300μm;
基区掺杂浓度为1E15/cm3~1E17/cm3;
以基区中心坐标为中心,形成n个长方形的发射区,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发射区的长边a与宽边b的比值在500:1~1:500范围内,扩散结深度在0.1μm至3.0μm之间;相邻两个发射区的间距不小于a/2、不大于5a;
发射区掺杂浓度为5E15/cm3~1E20/cm3;
发射极同时从n个发射区的顶部引出,基极从基区的顶部引出;
集电极从集电区的底部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区、基区、n个发射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区掺杂的元素为硼或磷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区掺杂的元素为磷或硼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区掺杂的元素为硼或磷元素。
6.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产生电离和位移缺陷信号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硅材料的衬底;
步骤二:在衬底上制备埋层;
步骤三:进行第一次光刻,去除全部二氧化硅后,外延生长一层掺杂的硅,获得外延层,该外延层为集电区;
步骤四:在外延层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然后进行第二次光刻,在外延层上刻蚀出集电区、基区和发射区之间的隔离区窗口,接着在隔离区窗口内预淀积或离子注入相应的杂质元素,并再扩散或者退火使杂质推进到设定距离,形成隔离区;
步骤五:进行第三次光刻,刻蚀出集电极窗口,再注入或扩散相应的N型掺杂元素并退火,形成重掺杂的N型接触窗口;
步骤六:再在外延层上进行第四次光刻,刻蚀出基区窗口,然后在基区窗口内注入相应掺杂元素并退火、扩散,形成基区;
步骤七:在基区上生长一层氧化物,进行第五次光刻,刻蚀出发射区窗口,然后在发射区窗口内注入相应掺杂元素并退火、扩散,形成发射区;
步骤八:在基区和发射区淀积二氧化硅后,进行第六次光刻,分别在基区刻蚀出P型触窗口,在发射区刻蚀出N型接触窗口,刻蚀出基极窗口和发射极窗口;
步骤九:进行第七次光刻,形成互联金属布线,最后生长钝化层,封装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6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