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智能电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7115.3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吉亮;卢国杰;董朝阳;董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吉亮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216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电路板 存储模块 上盖 摄像头 通讯接口 智能电表 底座 防盗 电路 保密性 插孔连接 电量测量 开关控制 录像信息 事件提供 插孔 盗电 晶振 压住 电表 储存 录像 参考 证据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智能电表,属于电量测量领域,包括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有晶振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被上盖压住的开关、受开关控制的电路,所述电路上连接有带有存储模块的摄像头,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摄像头的存储模块连接的带有多个插孔的通讯接口,其中存储模块与通讯接口的若干个插孔连接。本发明电表上盖开启后自动进行录像并储存,同时保证录像信息保密性,为查处盗电事件提供参考和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量测量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盗电表。
背景技术
居民日常生活及商业活动中电力最为当前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被广泛的使用,而目前电力计量手段多为在电力用户附近安装智能电表进行计量,智能电表包括外壳、机械和电路三部分,外壳由底座和上盖组成,底座上安装有接线端子排、进线桩、出线桩、电源控制板和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为计量芯片提供时钟的晶振、液晶显示屏、操作按钮和通信模块;机械部分主要包括安装在底座内其进线端与出线端分别与进线桩和出线桩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电路部分包括电源电路、主控芯片电路。其中在印刷电路板上还安装有一个开关,开关连接在一个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中安装有计数器,开关的弹起控制计数器计数。当上盖闭合时开关被上盖压住,当上盖被打开,通电开关弹起,计数器计数。智能电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通过打开上盖进行改动或设置电表来进行偷电,比如在电表内部粘贴高频脉冲发生器影响时钟,导致用电计量不准确,致使国家电网系统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偷电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电网的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智能电表,电表上盖开启后自动进行录像并储存,同时保证录像信息保密性,为查处盗电事件提供参考和证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盗智能电表,包括由底座和上盖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有晶振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被上盖压住的开关、受开关控制的电路,所述电路上连接有带有存储模块的摄像头,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摄像头的存储模块连接的带有多个插孔的通讯接口,其中存储模块与通讯接口的若干个插孔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和上盖均为透明材料注塑成型。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和上盖之间的结合缝隙处贴有表面黏贴玻璃钢层的纸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晶振外罩有金属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壳为钼制金属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与通讯接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摄像头为针孔摄像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将打开上盖后的影像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通过对通讯接口中的若干个插孔进行接线,类似于对接线插孔设置了密码,避免非工作人员导出录像信息,实现信息的保密性,为查处盗电事件提供参考和证据。
电表的底座和上盖均为透明材质,便于电表内部的直观展现,避免在电表内部人为增加干扰设备进行非正常操作。
电表底座和上盖之间缝隙处的纸封外黏贴有玻璃钢层,人为碰触后立即破碎,加大复原纸封进行造假的难度,电表上盖被打开的痕迹更加显著,便于及时发现人为打开的异常电表。
晶振外罩有金属壳,隔绝高频脉冲对晶振的干扰,保证晶振正常的为计量芯片提供工作时钟;钼制金属壳的使用增强高频脉冲的隔绝效果。
上盖上通讯接口位置设置开口,不用打开上盖便可直接传输录像信息,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吉亮,未经范吉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