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椴木废弃木屑的环保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8016.7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艾尚嘉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德利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椴木 废弃 木屑 环保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椴木废弃木屑的环保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废弃木屑的预处理;(2)碳化:将酸性粉末和二氧化硅混合成型后,模压成型,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560℃,自然冷却后,得到碳化木屑;(3)固体燃料的制备:取石蜡放入夹层锅中,升温至石蜡溶化,然后加入碳化木屑、椴木废弃木屑、甘蔗渣粉和煤粉,在50~68℃下以50~100r/min的速度搅拌10~15min后,搅拌全过程中不断喷入酒精喷雾,搅拌完毕后,封闭,然后装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得到固体燃料。本发明能够避免椴木废弃木屑前期燃烧中耐久度不高的问题,且能使其和其它物质相结合生产出高品质的固体燃料,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屑的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椴木废弃木屑的环保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增多,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多元化的举措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固体燃料是一种常规燃料的代用品或补充品,是一种新型燃料,随着人们对燃料的使用方便性及其它特殊要求应运而生,但是现行的固体燃料的主要原料是煤粉,煤粉来源于煤矿,随着煤矿资源的日益紧张,煤粉逐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研究利用废弃物制备固体燃料。赵红艳等(木屑负载乙醇环保型固体燃料块的配方优化,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545-549)研究了一种利用木屑负载乙醇燃料块的固体燃料,缺点:需要添加氧化剂和催化剂,原料成本高、应用范围窄,难以大规模化推广。
椴木废弃木屑是椴木加工后所剩下的副产品,具有易燃烧、热值高、灰分少和燃烧性能好等优点,可用来作为制备固体燃料的原料。但是椴木废弃木屑的燃烧过程中面临着:前期燃烧过程中耐久度不高、燃烧速度慢的缺点。因此,研究一种能够避免椴木废弃木屑前期燃烧中出现的问题,且其能和其它物质相结合,生产出高品质的固体燃料,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椴木废弃木屑的环保回收方法,先对椴木废弃木屑进行预处理,使其组织结构酸化而降解;然后将酸化后的粉末进行碳化处理,制备成具备高热量、耐烧的碳化木屑;最后制备成固体燃料。本发明能够避免椴木废弃木屑前期燃烧中耐久度不高的问题,且其能和其它物质相结合,生产出高品质的固体燃料,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椴木废弃木屑的环保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椴木废弃木屑的预处理:将椴木废弃木屑碎成粉末,然后放入酸性浸渍液中,升温至45~60℃,在超声波处理功率为800~1200W的条件下处理12~25min,取出晾干后,得到酸性粉末;
(2)碳化: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酸性粉末和10~22份二氧化硅混合成型后,模压成型,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以10~20℃/min的速度升温至400℃,恒温20~30min后,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560℃,自然冷却后,得到碳化木屑;
(3)固体燃料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取100份石蜡放入夹层锅中,升温至石蜡溶化,然后加入30~55份碳化木屑、10份椴木废弃木屑、10~24份甘蔗渣粉和8~15份煤粉,在50~68℃下以50~100r/min的速度搅拌10~15min后,搅拌全过程中不断喷入酒精喷雾,搅拌完毕后,将物料装入容器内,封闭,然后装入模具中模压成型,得到固体燃料。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甘蔗渣粉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甘蔗渣、10~20份乙酸溶液和5份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10~14h,然后放入高压均质机中,以2000~5000r/min的速度搅拌15~20min,经过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甘蔗渣粉。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喷雾干燥处理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为162~180℃、出风温度为100~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艾尚嘉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艾尚嘉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