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8170.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琦;万佳美;黄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端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组装区;若干信号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尾部,所述接触部和尾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至少一第一对接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组装区,所述第一对接模块设置有可与外部电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槽,所述接触部呈悬臂状布置于第一对接槽;一屏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和第一对接模块表面。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对接模块设置为分体式,使得第一对接槽独立于绝缘本体,便于对第一对接槽进行单独设置颜色,可实现较低的成本设置不同颜色的对接槽,并且,第一对接模块具有共用性,可应用于同类型的电连接器,便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式对接模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常设置有对接槽,俗称插槽,对接槽内设置有用于传输讯号的信号端子,对接槽用于与外部电连接器进行匹配对接,以实现讯号传输。常见电连接器的对接槽为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上,以使结构更加简单,节省组装工序,但是,对接槽的颜色为与其一体成型绝缘本体颜色一致,无法单独进行设置,限制了对接槽的颜色设置,如申请号为20132040740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附图1中所示的绝缘本体结构。若对电连接器对接槽部位进行颜色喷涂,由于电连接器结构较小,因此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无法保证所有部位完全涂覆,并且对接槽需经常与外部电连接器进行对接,使用久了之后,接触部位容易掉色。
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集成度逐渐增高,大部分的电连接器内集成有多个对接槽。具有多个对接槽的电连接器通常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具有较高集成度的电子设备中。传统具有多个对接槽的电连接器,其每个对接槽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或传输功能,因此,使用者无需对对接槽进行区分。但是,随着电连接器的功能需求朝多样化发展,会将具有多个对接槽的电连接器中某个或多个对接槽设置为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或传输功能,此时,若无法对电连接器的对接槽进行直观上的区分,则会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接槽独立于绝缘本体,便于进行颜色区分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端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组装区;若干信号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尾部,所述接触部和尾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至少一第一对接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组装区,所述第一对接模块设置有可与外部电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槽,所述接触部呈悬臂状布置于第一对接槽;一屏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和第一对接模块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组装第一对接模块的滑槽,所述第一对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模块卡接固定于第一组装区。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对接模块的卡凸,所述第一对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块。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组装区相连通的第二组装区,所述第二组装区内设置有电气组件,所述尾部电连接至电气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装区设置有用于固定信号端子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信号端子的端子槽,所述悬臂状的接触部可于端子槽内上下位移。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于第一对接模块。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前端一体成型有至少一第二对接模块,所述第二对接模块设置有与第一对接槽形状一致的第二对接槽,所述第二对接槽内布置有信号端子。
进一步,所述第二对接模块与第一对接模块并排设置或上下叠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接槽为RJ45或RJ11型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