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8276.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王英姿;栾炳辉;王丽丽;陈敏;张东明;董泰丽;付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7/40;A01N51/00;A01N47/02;A01N43/56;A01N43/707;A01N43/90;A01P7/04;C05G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265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 复配组合物 沼液 作物害虫 防治 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苯基吡唑类杀虫剂 抗生素类杀虫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 应用 植物源杀虫剂 害虫抗药性 甲亚胺类 新型吡啶 增效作用 吡啶酰胺 持效期 低残留 杀虫谱 速效性 砜亚胺 延缓 | ||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组分Ⅰ和组分Ⅱ,所述组分Ⅰ为沼液,所述组分Ⅱ为砜亚胺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吡啶酰胺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型吡啶甲亚胺类杀虫剂、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抗生素类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的一种,本发明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应用在绿盲蝽防治中。本发明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增效作用显著、药效高、速效性好、毒性低、低残留、持效期长、杀虫谱广,能避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属半翅目盲蝽科,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38科147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地区,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流域地区。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害虫防治策略的改变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绿盲蝽已经由次要害虫上升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对棉花、枣树、葡萄等农作物的为害逐年加重。目前绿盲蝽已成为葡萄上的主要害虫,其成虫和若虫均能取食为害,以口针刺吸葡萄嫩叶、花、幼果等幼嫩组织的汁液,使葡萄叶片破损缺失、花蕾脱落、果实畸形甚至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绿盲蝽具有寄主范围广泛、成虫活跃易飞翔、若虫隐蔽性强、转主迁移明显等生物学习性,给该虫的有效治理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了控制该虫对葡萄等作物的危害,种植人员不得不增加杀虫剂用量,但长期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容易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害虫抗药性增强、生态环境破坏、天敌昆虫种类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杀虫剂的使用和复配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增效作用显著、药效高、速效性好、毒性低、低残留、持效期长、杀虫谱广,能避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
有效成分包括组分Ⅰ和组分Ⅱ,所述组分Ⅰ为沼液,所述组分Ⅱ为砜亚胺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吡啶酰胺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型吡啶甲亚胺类杀虫剂、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抗生素类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的一种,所述组分Ⅰ和组分Ⅱ的重量配比为100:1-1:50。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Ⅰ和组分Ⅱ的重量配比为20:1-5:1。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Ⅰ和组分Ⅱ的重量配比为10:1-1:1。
进一步地,所述砜亚胺类杀虫剂为氟啶虫胺腈。
进一步地,所述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为氟虫腈。
进一步地,所述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呋虫胺、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和砜虫腚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吡啶酰胺类杀虫剂为氯虫苯甲酰胺。
进一步地,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吡啶甲亚胺类杀虫剂为吡蚜酮。
进一步地,所述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为灭幼脲、杀铃脲、氟虫脲、氟铃脲、氟苯脲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生素类杀虫剂为阿维菌素。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为藜芦碱、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除虫菊素、蛇床子素、烟碱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狗牙根生长调节剂复合使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