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PP、微信、网页客户端的远程慢病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8318.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家医道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80/00;H04M1/725;H04L2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系统 慢病管理 三端 网页 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理念 辅助系统 技术支撑 坚实基础 健康管理 医疗机构 远程监测 管理端 客户端 信息化 云平台 治未病 客户 分级 诊疗 协同 瞄准 签约 互联网 医疗 应用 基层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PP、微信、网页客户端的远程慢病检测系统,包括客户端、医疗机构端、管理端以及云平台。本发明瞄准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前沿,坚持以人为本“治未病”的服务理念,应用“互联网+医疗”、远程监测等高新科技手段,创立了独特的百家医道“一云三端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并搭建了百家医道“一云三端家庭医生远程慢病管理辅助系统”,为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获得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PP、微信、网页客户端的远程慢病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慢性病管理中30%-60%的老年人同时伴随着躯体症状与心理问题,据2015年最新统计,目前高血压发病率为25.2%,糖尿病发病率为11%。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长期连续有效的健康照顾与慢病管理需求。为此,国家号召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善现有医疗模式,为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PP、微信、网页客户端的远程慢病检测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APP、微信、网页客户端的远程慢病检测系统,包括:
客户端,通过与智能移动终端APP连接的可穿戴设备,适时测量采集自身健康数据并自动上传,最大限度还原监测人群在家中身体状态,提高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实现长期、持续跟踪健康监测管理;
医疗机构端,医疗机构对上传数据适时进行监控、分析并提出个性化诊疗建议,同时,对上传数据做基础分析整理,以随时调出监测对象上传的健康监测数据,减少候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并提供远程监控健康分析报告的定期打印;
管理端,对远程客户端采集上传的数据进行适时监控、分析整理,分区建档,并及时提示医疗机构端关注该患者情况,协助监测对象预约医疗机构端门诊,同时建立详细跟进记录;
云平台,完成平台系统日常维护;为国家卫生管理机构提供慢病人群流行病学抽样、普查等工作的大数据分析,为医生提供系统平台,通过医生不断使用所搜集的诊断模板进行管理整合,进一步提高并不断完善医生诊疗效率,为医疗机构提供便利,为医疗机构内部或医疗机构之间增设多种通讯端口,为对接医院诊疗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优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血压检测单元、血氧检测单元、血糖检测单元及/或心电检测单元。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瞄准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前沿,坚持以人为本“治未病”的服务理念,应用“互联网+医疗”、远程监测等高新科技手段,创立了独特的百家医道“一云三端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并搭建了百家医道“一云三端家庭医生远程慢病管理辅助系统”,为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获得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家医道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家医道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参数测量的模块切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灸疗系统及其自动分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