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8706.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葛乃安;杨浩;李楚阳;沈慧敏;王海东;韦善亮;徐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慧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E02B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使用寿命 闸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包括底转轴、门叶和基座,还包括调节机构和密封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紧固组件,密封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该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中,通过调节机构,避免了水流腐蚀支撑杆以及水中的尖锐物撞击支撑杆造成损坏,对支撑杆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支撑杆的使用寿命,并且支撑杆拆装便捷,便于维护,通过密封机构,降低了门叶在转动的过程中的摩擦力,降低了支撑杆的能耗,并且避免了止水条之间的摩擦造成的磨损及形变,延长了止水条的使用寿命,从而较好的避免闸门出现漏水的情况,延长了钢坝闸门的使用时间,提高了闸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被闸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
背景技术
钢坝闸门是一种能够实现双向挡水、灵活启闭、闸门开度无级可调、方便调度、工程隐蔽、无碍防汛和通航,改善河道景观的新型闸门。
现有的钢坝闸门一般由多个门叶并列排布组成,在门叶的背面,通过支撑杆对门叶的中心部位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的支撑杆的一端都设置在河道底部,容易受到水流的腐蚀以及水中的尖锐物撞击,从而导致支撑杆受到损坏,影响对门叶的支撑效果,此外,现有的门叶的两侧都是依靠固定安装的止水条进行密封挡水,但是在门叶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止水条的紧密抵靠,会使得门叶转动时需要支撑杆施加较大的动力才能实现翻转,并且,长时间使用后,门叶两侧的止水带容易磨损形变,造成漏水现象,降低了钢坝闸门的使用寿命,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钢坝闸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使用寿命长的钢坝闸门,包括底转轴、门叶和基座,还包括调节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门叶有若干个,各门叶从左往右依次竖向设置在底转轴上,所述门叶的两侧均设有开口,所述基座有两个,两个基座分别设置在底转轴的两侧,所述密封机构有若干个,各密封机构与各门叶一一对应,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门叶的内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紧固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和两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在门叶的一侧,两个升降单元分别与升降板的两端一一对应;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定轴、转盘、连接带、固定杆和升降块,所述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基座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水平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与基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转盘有两个,两个转盘分别套设在固定轴的两端,所述连接带有两个,两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升降块的上方的两侧,所述转盘通过连接带与升降块连接,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在基座的内部,所述升降块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升降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块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组件有若干个,各紧固组件与各门叶一一对应,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支撑杆和两个夹紧单元,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紧单元连接;
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块、第二电机、第三齿轮、齿条和夹紧块,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齿条有两个,两个齿条分别水平设置在第三齿轮的上下两侧,两个齿条关于第三齿轮中心对称,所述夹紧块竖向设置,所述夹紧块有两个,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夹紧块一一对应,所述齿条与夹紧块固定连接,两个夹紧块分别位于支撑杆的两侧,所述夹紧块与支撑杆抵靠,两个固定块的其中一个固定块与门叶铰接,另一个固定块与升降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慧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慧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