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8891.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国;屈章龙;蔡囯保;韩磊;郭严昊;严泽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H02J3/4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功功率 目标指令 响应 机组实际负荷 控制系统 热工自动控制 速率控制单元 有功功率测量 指令生成单元 负荷变动 负荷指令 逻辑关系 切换单元 生成单元 速率切换 运算单元 有效地 发电机组 延时 发电厂 判定 指令 恢复 | ||
1.一种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包括:目标指令生成单元、有功功率测量单元、超驰工况运算单元、负荷指令切换单元、速率切换单元、速率控制单元和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的第一路的输入端与目标指令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的第二路的输入端与有功功率测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的第三路输入端与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速率切换单元的切换开关与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第一路输入端与目标指令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第二路输入端与有功功率测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切换开关与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速率控制单元的速率设定值与速率切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速率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生成单元的输入端与速率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指令生成单元配置了滤波回路和非线性校正回路,用于消除通讯回路的传输误差和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驰工况运算单元用于接收目标指令、有功功率和机组实际负荷指令并进行逻辑运算,在升负荷过程中满足“机组实际负荷指令>有功功率>目标指令”的条件,或在降负荷过程中满足“机组实际负荷指令<有功功率<目标指令”的条件,则判定超驰工况成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超驰工况成立时,所述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输出值切换为有功功率;当超驰工况消失时,所述负荷指令切换单元的输出值延时1s恢复到目标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切换单元实现负荷变动速率切换功能,当超驰工况成立时,速率切换单元的输出值切换为超驰速率;当超驰工况消失时,速率切换单元的输出值恢复到正常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单元配合负荷指令切换单元和速率切换单元同步动作,实现机组实际负荷指令超驰功能,当超驰工况成立时,将机组实际负荷指令切换至有功功率值;当超驰工况消失时,延时1s恢复正常的机组实际负荷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接收速率控制单元的输出值,并下达到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所属的各个子系统。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缩短AGC响应时间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信息收集,实时监测目标指令、有功功率和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的变化情况;
2)通过比较有功功率与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的大小,判定机组负荷变动方向;
3)根据第2步的判定结果,进一步比较目标指令与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的大小,判定目标指令与当前有功功率的变动方向是否一致;
4)根据第3步的判定结果,进一步比较目标指令与有功功率的大小,判定超驰工况是否成立;
5)根据第4步的判定结果,当超驰工况成立时,将机组实际负荷指令迅速切换到有功功率值;
6)当超驰工况消失时,延时1s后将机组实际负荷指令恢复到正常值,完成正常的负荷变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8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功补偿远端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微电网频率自适应学习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