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油酸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38900.0 申请日: 2018-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8456679B 公开(公告)日: 2021-07-30
发明(设计)人: 杨向东;仲晓芳;杨静;赵倩倩;杜娟;牛陆;邢国杰;贺红利;郭东全;钱雪燕;姚瑶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9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33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酸 转基因 大豆 事件 e2d8037 插入 片段 侧翼 序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油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多种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花生等)籽粒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油酸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油酸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其在血管上的沉积,有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营养界一般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油酸的含量多少,是评定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标志。另外,由于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较低,高比例的油酸可以有效提高食用油的稳定性。大豆种子油酸的含量一般为20~25%,而不饱和程度较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则高达60%以上。尽管亚油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脂肪酸,而且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有一定作用,但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是高度不稳定的,当其暴露在空气中或烹调时产生的高温很容易发生过氧化作用,产生一些对健康有害的氧化产物,并伴有难闻的气味。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与之相反的是,油酸是一种单价不饱和脂肪酸,其稳定性高,富含油酸的食用油可用于长时间的保存和高温烹调而不易氧化变质。再加上油酸本身所具有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使得油酸含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豆优油脂的品质。因此,提高大豆油酸含量,培育高油酸大豆品种,对于提升大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质体中的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催化乙酰CoA合成脂肪酸,并进入细胞质中合成三酯酰甘油。作为LA合成的前体,OA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最关键的步骤。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delta-twelve fatty acid desaturase 2 enzyme,FAD2,EC 1.3.1.35)是催化这一生化过程的关键酶,决定种子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已有研究表明,抑制或过表达FAD2-1基因,可以显著改变油酸/亚油酸比例。Pham等研究发现,FAD2-1A和FAD2-1B双突变体大豆的油酸含量极显著提高(80%)。Zhang等通过反义RNA介导转录后基因沉默抑制大豆内源FAD2基因的表达,获得了油酸含量高达51.71%的转基因大豆。Wang等利用RNAi技术抑制大豆FAD2基因,获得了油酸含量为71.5%-81.9%的大豆品系。Haun等利用人工核酶技术(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对大豆内源FAD2-1A和FAD2-1B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了油酸含量达80%的转基因大豆。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RNAi GmFAD2-1B基因导入大豆栽培品种Williams82,获得高油酸转基因大豆.E2D8037-3。连续多代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转基因大豆E2D8037-3油酸含量达77.11%,显著高于受体对照品种Williams82(油酸含量为17.81-22.0%),提高2倍以上。另外,E2D8037-3亚油酸含量比对照降低50%左右,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降低至10.0%左右,其脂肪酸组成接近于橄榄油(油酸含量70~80%)。目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事件E2D8037-3已进入安全评价阶段,随着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推进,该转化事件及其衍生品种或品系有望进入商业化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