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9115.7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10;C23C14/08;C09D175/14;C09D7/62;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模型 二氧化硅镀膜 二氧化钛镀膜 陶瓷效果 外壳表面 蒸镀 制作 真空镀膜法 表面镀膜 陶瓷质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真空镀膜法依次在手机模型外壳表面依次蒸镀厚度为8~10nm厚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58~62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厚度为16~20nm厚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8~12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厚度为23~27nm厚度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54~58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本发明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其通过在外壳表面依次交替蒸镀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钛镀膜、二氧化硅镀膜,经过这样的表面镀膜工艺后,可以获得具有陶瓷质感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模型外壳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外观研发阶段,设计师为了验证外观设计效果,因此都会制作实际的模型产品。当然希望制作模型产品时的材料接近实际量产效果,只是有部分材料因模型制作技术、模型工艺以及模型制作成本的限制,会导致部分材料很难在模型产品中实现。手机产品目前要实现真正的陶瓷材料,量产中通常采用陶瓷粉干压法先生产出陶瓷板材,再用专用的设备来加工抛光,经烧结而成,或者采用开模具来注塑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手机模型外壳具有陶瓷效果,但两种量产方法的生产周期及单片开发成本非常高,因此在手机模型生产中,客观条件限制,不能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急需一种以较短的周期、较小的制作成本来实现手机模型外壳陶瓷的表面效果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其通过在外壳表面依次交替蒸镀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钛镀膜、二氧化硅镀膜,经过这样的表面镀膜工艺后,可以获得具有陶瓷质感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真空镀膜法依次在手机模型外壳表面依次蒸镀厚度为8~10nm厚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58~62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厚度为16~20nm厚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8~12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厚度为23~27nm厚度的二氧化钛镀膜、厚度为54~58nm厚的二氧化硅镀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蒸镀二氧化钛镀膜使用五氧化三钛的镀膜材料,蒸镀二氧化硅镀膜使用氧化硅镀膜材料;蒸镀二氧化钛镀膜的条件为:真空度为1×10-2~2×10-2Pa,蒸发速率为1~1.5nm/s,氧气流量为1~2ml/min;蒸镀二氧化钛镀膜的条件为:真空度为3×10-2~5×10-2Pa,蒸发速率为3~5nm/s,氧气流量为8~10ml/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陶瓷效果的手机模型外壳的制作方法,在蒸镀厚度为8~10nm厚的二氧化钛镀膜之前,在手机模型外壳表面固化底面漆,所述底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重量份为150~180份的二异氰酸酯与重量份为200~300份的聚氧化丙烯三醇于60~80℃下反应2~4h,得到改性二异氰酸酯;然后向改性后的二异氰酸酯中加入重量份为180~220份的聚己内酯二元醇于温度为80~90℃下反应3~5h,然后加入重量份为80~100份的多羟基羧酸和重量份为0.5~1份的催化剂于温度为60~70℃下反应2~3h,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将重量份为1~2份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重量份为80~100份的甲苯中于温度为50~60℃下超声分散2~3h,得纳米二氧化硅悬浮液;将重量份为3~4份的KH-570加入水中并调节pH为3~4,然后将纳米二氧化硅悬浮液加入调节pH后的水中搅拌1~2h,然后于温度为70~80℃下回流8~12h,过滤,干燥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海腾模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