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9362.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彭争荣;王素娥;刘青红;刘巍;祖映翔;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周跃仁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负氧离子发生器 电源控制模块 异常检测模块 负离子产生模块 控制系统 主控模块 负离子发生器 负离子产生 负离子能量 直流低电压 故障排除 市电转化 异常放电 输出 可控性 输出量 省电 强弱 调度 供电 便利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属于负氧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主控模块、负离子调节模块、负离子产生模块、异常检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低电压输出进行供电;主控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负离子调节模块、负离子产生模块、异常检测模块连接,用于调度各个模块正常工作,等。本发明通过负离子调节模块以调节负离子能量的强弱以及负离子产生量的大小等,实现对负离子频率、输出量的可控性输出;同时通过异常检测模块,可以及时准确的知晓负离子发生器本身故障带来的异常放电,为进一步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带来了便利;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省电,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氧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负氧离子是空气中的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的。其中一类因此获得一些电子的带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被称为“负氧离子”,另一类是健康杀手超氧自由基。然而,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小粒径负离子的发生器很少,而且其输出量、频率均不可调,可控性差;同时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没有异常检测处理功能,当发生异常放电时,负离子发生器通常情况下仍然工作耗电,只是不再产生负离子而已,用户也不能够明显知晓,不方便快速排除本身故障。
监测负离子发生器的异常放电信号中,干扰问题成为检测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行干扰管理,首先应准确刻画干扰。在实际中,干扰携带有信息并且有特定的结构,它首先具有功率,频率和时间这些基本特征,根据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干扰还可能具有空间角度、极化方向、编码方式等新的特征,因此干扰具有多维特征。虽然部分文献考虑了联合维度的资源及干扰管理,但缺乏关于干扰的基本数学表征。另外,常常需要通过抽象对信道干扰进行建模,而全面的认识干扰是进行合理抽象的基础。因此,实现干扰的多维表示,进而构建具体的干扰空间,是设计干扰管理方法,改善的先决条件。
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小粒径负离子的发生器很少,而且其输出量、频率均不可调,可控性差;同时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没有异常检测处理功能,当发生异常放电时,负离子发生器通常情况下仍然工作耗电,只是不再产生负离子而已,用户也不能够明显知晓,不方便快速排除本身故障。
解决现有技术中,干扰管理没有考虑多维特征,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对出现异常放电能够及时停止其工作,还可以进一步省电,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主控模块、负离子调节模块、负离子产生模块、异常检测模块;
电源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低电压输出进行供电;
主控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负离子调节模块、负离子产生模块、异常检测模块连接,用于调度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所述主控模块设置有无线通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基站根据现有的某种信道估计方法,获得基站、中继和用户任意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基站第i根天线与中继的信道,基站第i根天线的信道与用户j和中继与用户j的信道分别记为fi,hij和g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等量火花塞电阻粉加粉机
- 下一篇:低压配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