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茶树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0383.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强;李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3731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茶树的种植方法:(1)选择地发展茶园,种植茶树前的一年9~10月中旬种植绿肥,在绿肥拔节至始花期向绿肥喷施有机富硒叶面肥,绿肥生长至盛花期前后翻地压青;(2)待来年的3~4月份,开始整地,挖种植沟,留埂,加固首部和尾部;(3)树苗高度为70~100cm,种植时茶树树苗根部入土深度为5~8cm,浇足定根水;(4)常规茶园管理,种植后每隔3~10天浇水,即得。本发明方法能在各种土壤条件下有效的增加茶叶中硒的含量,并能相对降低硒肥的损耗量,提高硒肥利用率;避免施用硒肥时造成土壤污染,又能培肥茶园土地肥效;简化了传统富硒茶树种植的流程,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一种富硒茶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身体的多种疾病与硒缺乏相关(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贫血等),但过量的硒摄入,对人体又有毒害作用。有研究表明,食物中的硒小于0.05mg/kg就会造成人体缺硒;大于3-5mg/kg会产生中毒现象;安全的范围在0.1-0.36mg/kg之间。食物是人体硒的主要来源,在富硒土壤上生产出的食物硒含量较高,而在低硒土壤上生产出的食物硒含量往往较低,以至于不能满足人体需求。调查显示中国70%以上的面积土壤缺硒。
现有技术中的富硒茶的种植存在硒肥残留,无机硒含量高,进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的问题;或者硒肥消耗大,硒肥利用率不高,茶叶中含硒量增加不明显,进而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此外,现存生产富硒茶叶技术操作复杂、损耗人工过大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既能有效的增加茶叶中硒的含量,又能相对降低硒肥的损耗量,提高硒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对土质无副作用,有效合理的控制茶叶中硒的含量的方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富硒茶树的种植方法,旨在达到能同时有效的增加茶树茶叶中全硒含量和有机硒比例,又能相对降低硒肥的损耗量,提高硒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硒茶树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选择地发展茶园,茶树为喜酸根深性植物,故土层深厚的黄壤、黄棕壤等酸性土壤最适宜茶树的生长,种植茶树前的一年9~10月中旬种植绿肥,在绿肥拔节至始花期向绿肥喷施有机富硒叶面肥,绿肥生长120~150天,即绿肥生长至盛花期前后翻地压青,泥土覆盖绿肥厚度为5~8cm;
(2)待来年的3~4月份,开始整地,此时步骤(1)中绿肥沤制完成,挖种植沟,留埂,加固首部和尾部,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出现崩塌现象;
(3)选择优质灌木型茶树树苗,树苗高度为70~100cm,保持种植间距为105~115cm,采用单条列双珠的种植方式,种植沟大小为40×50cm,放农家肥,种植时茶树树苗根部入土深度为5~8cm,栽种完后,对根部进行压紧压实处理,并覆盖一层松土,然后浇足定根水;
(4)常规茶园管理,种植后每隔3~10天浇水,及时除草、追肥和补种,即得。
其中,步骤(1)中选择海拔高度在500~1200米、坡度≤30°的缓坡地、山地或丘陵发展茶园。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绿肥为紫云英;紫云英播种用种量为2~3kg/亩。
其中,步骤(1)中向绿肥喷施有机富硒叶面肥的量为浓度为15g/L有机富硒叶面肥,稀释100倍施用,使用量为每亩2000~3000ml的稀释后的有机富硒叶面肥。
其中,步骤(1)中的有机富硒叶面肥按照重量份数比由100~200份的木薯废液与10~20份的硒酸钠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未经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