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电池和防爆智能钥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1168.2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武;谢德;王小军;邱灿彭;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E05B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带 防爆电池 智能钥匙 封装外壳 防爆 电解液 负极耳 正极耳 电池保护电路 正极 不直接接触 充放电过程 电池封装 工作稳定 结构稳定 负极 短路 镀镍 焊接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爆电池和防爆智能钥匙,所述防爆电池包括封装外壳、电解液、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第二镍带及PTC器件;所述PTC器件两侧镀镍,第一镍带和第二镍带分别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本发明提供的防爆电池,其第一和第二镍带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ptc焊接连接在一起,结构稳定可靠。PTC器件置于封装外壳内部甚至电解液内,这样的位置可以避免第二镍带露于电池封装壳外部且两个第二镍带直接短路的可能。本发明提供的防爆能智能钥匙,通过设置防爆电池及电池保护电路,使得整个智能钥匙在充放电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工作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电池和防爆智能钥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会将极耳分成两段,两段极耳之间通过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器件进行电连接,PTC 器件是一种温度敏感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时,它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在电池遇到过流、过热问题时,极耳上的PTC能够起到避免过流和过热的作用,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两段极耳前后搭接,搭接处之间设置PTC器件,然后利用绝缘层包裹固定;这种连接结构不稳定、易脱离,而且利用绝缘层包裹固定的搭接段只适宜设置于电池壳体外部,这样使得正负极耳的下半段也部分地露出壳体外部,而露出于壳体外部的正负极耳下半段之间的短路无法受到PTC器件的监测和保护。
此外,智能钥匙广泛地应用于安防、设备管理等领域,例如电力设备管控系统。智能钥匙主要由电源模块、电路板、壳体、解闭锁机构及按键显示模块等构成。现有的智能钥匙中,电源模块多采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为其它用电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电池的保护机制,导致电池易被损坏,也使得整个智能钥匙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电池,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性的同时,具有结构稳定实用可靠的特点。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爆电池,包括封装外壳、电解液、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第二镍带及PTC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器件两侧镀镍,第一镍带和第二镍带分别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的电解液内。
本发明提供的防爆电池,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和第二镍带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ptc焊接连接在一起,结构稳定可靠。PTC器件置于封装外壳内部甚至电解液内,这样的的位置可以避免第二镍带露于电池封装壳外部且两个第二镍带直接短路的可能,当两个第一镍带短路,ptc可避免电流过大,防止电池变形或出现火花。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智能钥匙,具有稳定可靠的可充电电池电源。本发明的上述又一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爆智能钥匙,包括钥匙主体及电控解锁头,钥匙主体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设置的电路板组件和电池,电控解锁头下端装配于壳体内,上端伸出壳体外部,电控解锁头的控制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的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及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信号采集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包括封装外壳、电解液、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第二镍带及PTC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器件两侧镀镍,第一镍带和第二镍带分别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的电解液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极耳、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化成电池抽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