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1571.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董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劲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雾发生 外套管 顶片 提取装置 内套管 雾产生装置 发热装置 复位 气雾产生装置 避免污染 消费成本 可滑动 抽吸 弹簧 气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用于使气雾发生棒发生气雾的发热装置和用于使气雾发生棒推出的顶片,所述顶片可滑动的设置于内套管的一侧并与外套管连接,所述发热装置与顶片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气雾发生棒。当气雾发生棒抽吸完后,使用者只需推动外套管,即可控制顶片将气雾发生棒推出,换上新的气雾发生棒即可;当外套管不受推力时,通过弹簧的复位,进而使顶片、外套管复位。本发明操作简单、便捷,还能使气雾产生装置能反复使用,以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同时还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经燃烧和裂解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害的,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烟碱、胺类、酚类、重金属元素等,并且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手烟危害,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使得控烟的呼声日渐高涨。虽然近年来电子香烟发展迅速,但其无非是采用加热丝对液体烟油或半固体烟膏进行加热雾化,电子烟在一诞生时即是作为一种戒烟产品出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烟草制品,无法满足吸食者对烟草香味的追求。有研究表明,烟草经加热非燃烧的方式所产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传统香烟低80%,因此对烟草制品进行加热而不燃烧的处理方式受到我国国家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和世界各大烟草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该特点,研发人员研发出了气雾产生装置,通过控制发热丝的发热温度,使烟支不完全燃烧。
现有的气雾产生装置中,当气雾发生棒(如香烟烟支)抽吸完时,需要打开气雾产生装置的外套管将耗尽的气雾发生棒倒出,装上新的气雾发生棒,再盖上外套管。此方式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能将气雾发生棒推出进行更换。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用于使气雾发生棒发生气雾的发热装置和用于使气雾发生棒推出的顶片,所述顶片可滑动的设置于内套管的一侧并与外套管连接,所述发热装置与顶片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气雾发生棒。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还包括用于使顶片复位的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顶片上设置有供发热装置穿插的通孔。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顶片设置于外套管中,所述内套管上设置有与顶片可滑动连接的滑槽。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顶片与外套管相连设置。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位于气雾发生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挡住弹簧的挡片。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插入气雾发生棒内部的发热针,所述发热针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发热针穿插于顶片的通孔中。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合气雾发生棒的凸点。
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中,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位于顶片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用于防止顶片弹出的挡圈。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电加热式气雾产生系统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气雾发生棒的提取装置,所述电加热式气雾产生系统与提取装置的发热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劲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劲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具及其加热方法
- 下一篇:雾化装置和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