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链路代价的视频多路并行传输分流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1811.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江黄能;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262 | 分类号: | H04N21/262;H04N21/41;H04N21/4363;H04N21/438;H04N21/647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代价 视频 并行 传输 分流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链路代价的视频多路并行传输分流方法及其系统,用户自行设置LTE链路和WIFI链路的链路代价并传送至视频服务端,视频服务端监控LTE链路和WIFI链路的带宽并结合链路代价对用户点播的视频帧进行分流,分流后的视频流按照不同的比例同时通过LTE链路和WIFI链路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分别接收对应的视频流,并进行排序解码,进而播放相关视频。本发明的链路成本的性价比控制以用户的角度出发;同时提供了分流算法,该分流算法简单可靠,考虑了链路的带宽因素,即使某条链路代价较低,所能分流的数据流大小也必须小于该链路带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链路代价的视频多路并行传输分流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视频流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思科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移动视频流量在2016年全年的移动数据流量中占比已经超过了60%,并且到了2021年这个数据将会达到78%。高速增长的视频流量给现有的网络负载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且,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用户对视频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超高清、低时延的视频业务需求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应用趋势。在当前的LTE移动网络中,虽然覆盖范围广,移动性支持也较好,但移动用户的上行链路带宽有限,且移动网络的资费较高。而WIFI无线网络,虽然速率较高,但移动性支持差,且覆盖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链路代价的视频多路并行传输分流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链路代价的视频多路并行传输分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在移动终端根据喜好或者网络资费设置链路代价,并将链路代价发送至视频服务器端;
S2,视频服务器端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链路代价,并实时探测LTE链路和WIFI链路的传输带宽;
S3,视频服务器端根据LTE链路和WIFI链路的传输带宽配合链路代价进行视频分流算法运算,对视频流进行分流;
S4,视频服务器端按照分流比例将视频流分别通过LTE网络或WIFI网络进行发送;
S5,移动终端从LTE网络和WIFI网络同时接收视频数据流;
S6,移动终端根据视频流的顺序对接收的视频流进行视频排序;
S7,移动终端根据视频编码标准对接收的视频帧进行解码;
S8,移动终端播放解码后的视频帧数据流。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来自移动终端设置的链路代价参数cn,cn代表第n条链路的代价单位;
S3-2,获取链路带宽探测模块探测到的链路带宽Bn,Bn代表第n条链路的传输带宽,单位为kbps;
S3-3,设定经编码后的视频帧大小一定小于所有链路的带宽和,当前待分流的第K帧的视频帧大小为Lk;
S3-4,计算出每一链路的相对代价参数
S3-5,根据αn从大到小排序,依次计算各链路的第K帧视频帧的分流大小为:
βn=max{Bn*T,αn*Lk}
其中T代表帧间间隔,单位为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