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2013.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刚;段忠诚;季翔;刘伟;彭晗青;孙紫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C2/284;A62B7/02;A62B9/00;E06B3/36;E06B5/16;E06B7/22;E05B45/06;E05B47/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公寓 控制装置 装配式 紧急救生系统 自动感应报警 防火自救 氧气供给系统 防护密闭门 火灾探测器 感烟感温 火灾感应 火灾 光报警信号 有效保障 自救逃生 火灾区 胶囊舱 探测 休息 分析 健康 安全 | ||
1.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包括装配式胶囊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公寓还包括一紧急救生系统,所述紧急救生系统包括火灾感应控制装置、防护密闭门(2)以及氧气供给系统,所述火灾感应控制装置包括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4-1)和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所述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分别与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4-1)、防护密闭门(2)以及氧气供给系统电连接;发生火灾时,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4-1)探测到火灾区的烟含量和温度,向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发出信号,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分析确认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控制防护密闭门(2)的关闭以及氧气供给系统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胶囊舱体包括舱体外壳(1)以及用于支撑和安装所述舱体外壳(1)的装配式轻钢骨架(3),所述防护密闭门(2)安装于舱体外壳(1)的进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外壳(1)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防火隔热层(1-1)、阻燃泡沫层(1-3)、抗压钢板层(1-2)、石膏内板层(1-4),每一层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装配式轻钢骨架(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密闭门(2)包括螺栓连接于舱体外壳(1)的门框(2-2)、刚性阻燃材料的圆角矩形门扇(2-4)以及门框(2-2)与门扇(2-4)之间用于实现气密性保障的橡胶密封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密闭门(2)还包括舱门锁(2-1),所述舱门锁(2-1)包括手动弹簧锁开关以及自动电磁式门锁开关,所述自动电磁式门锁开关与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给系统安装于装配式胶囊舱体底层设备层(9),所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用于开关氧气供给系统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胶囊舱体内壁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设置于进风口处的离心风机和空气循环装置(5-5),所述空气循环装置(5-5)内设置有用于净化和干燥空气的吸附剂及干燥剂;所述氧气供给系统还包括备用氧气瓶(5-1),所述备用氧气瓶(5-1)设置于装配式胶囊舱体底层设备层(9),所述备用氧气瓶(5-1)内氧气依次通过热控空调系统(5-3)、干湿调节器(5-2)的调节加工以及气压调控装置(5-4)的气压控制与出风口相通,实现胶囊舱体内氧气供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救生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对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控制的紧急手动开关按钮(4-3),所述紧急手动开关按钮(4-3)与自动感应报警控制装置(4-2)电连接,所述紧急手动开关按钮(4-3)安装于舱体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4-1)安装于胶囊舱体入口处外部横板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火自救胶囊公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公寓还包括供电控制装置(6-1)、蓄电池(6-2)以及食物贮藏间(7),所述供电控制装置(6-1)、蓄电池(6-2)以及食物贮藏间(7)分别位于所述装配式胶囊舱体底层设备层(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0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新农村低负荷装配式冷暖一体房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桥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