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2589.7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杰;王浩;梁义熙;蒲俊春;郭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Q5/34;B23Q1/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光美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导轨 切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该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包括:固定板,用于设于竖管的开口端的端面上,固定板开设有与竖管连通的操作入口;刀头,设于固定板上,且穿设于操作入口,刀头能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从而刀头能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旋转铣削导轨。上述导轨切割装置能有效切割高放阀门的导轨,从而便于更换阀座环,更换阀座环相对于更换整个阀体,可以降低设备更换成本。特别是,当上述导轨切割装置与远程控制设备连接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控制上述导轨切割装置切割导轨,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关闭)、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溢流泄压等功能。当流体具有放射性时,需要使用高放阀门(核级阀门)替代普通阀门,以提高安全等级(例如,高放阀门相对于普通阀门具有阻隔辐射效果好、额定使用寿命更长等特点)。
如图1至图5所示,高放阀门10通常包括阀体100、阀座环14、导轨16以及焊缝18,阀体100包括横管110以及位于横管110中部且与横管110连通的竖管120,竖管120的中心轴线104与横管110的中心轴线102垂直,横管110包括位于竖管120两侧的两个支管112。阀座环1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阀座环14分别与两个支管112对应,阀座环14位于支管112内,阀座环14包括密封面14a,密封面14a用于与插于竖管120内的阀瓣(图未示)贴合,形成密封体系,实现高放阀门10的关闭功能,而阀座环14远离密封面14a的一端通过焊缝18与支管112密封连接。其中,阀瓣沿导轨16滑入及滑出竖管120。导轨16设于竖管120的内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横管110内,导轨16数目为两个,两个导轨16正对间隔设置,且沿纵向间隔排布。
当阀座环14的密封面14a出现严重缺陷,密封面14a与插于竖管120内的阀瓣贴合,不能形成良好的密封体系时,通常采用的检修手段是更换整个高放阀门10,但核电站的高放阀门10的造价高昂,且更换过程人员辐照剂量高,也即更换整个高放阀门10存在成本高,且不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想通过更换受损的阀座环14来替代更换整个高放阀门10,而在更换阀座环14前,需要采用焊缝铣削设备去除焊缝18,以使得阀座环14与支管112分离,还需要采用焊缝铣削设备去除阀体100内的导轨16移走,以便与支管112分离后的阀座环14从竖管120中取出。然后才能将新的阀座环14通过竖管120放入支管112内。最后需要采用焊缝机在支管112内形成新的焊缝,以使得支管112与新的阀座环14连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切割导轨的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
一种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所述高放阀门包括阀体及导轨,所述阀体包括横管以及位于所述横管中部且与所述横管连通的竖管,所述导轨设于所述竖管的内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所述横管内,用于供所述高放阀门的阀瓣滑入及滑出所述竖管,所述高放阀门的导轨切割装置包括:
固定板,用于设于所述竖管的开口端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板开设有与所述竖管连通的操作入口;以及
刀头,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穿设于所述操作入口,所述刀头能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从而所述刀头能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旋转铣削所述导轨。
上述导轨切割装置能有效切割高放阀门的导轨,从而便于更换阀座环,更换阀座环相对于更换整个阀体,可以降低设备更换成本。特别是,当上述导轨切割装置与远程控制设备连接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控制上述导轨切割装置切割导轨,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机构、竖直机构以及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