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桩侧设置吸力装置的吸力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2877.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云;陆雨珂;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吴红斐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吸力 装置 | ||
一种在桩侧设置吸力装置的吸力桩,桩身配有用于提高桩周土的有效应力的吸力装置;若干根下抽气管围合在钢筋笼周围并固定在钢筋笼上,且下抽气管沿着钢筋笼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下抽气管自桩身的顶端端面沿着桩身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桩身的底端端面;下抽气管的外壁面与土体接触,下抽气管的外壁面上均匀布设有用于连通土体和下抽气管的内腔的筛孔;上抽气管底端的进气口与下抽气管顶端的开口均连通;上抽气管顶端的出气口位于承台的顶面上;还包括位于承台顶面上的用于连接抽气装置的真空阀和用于监测下抽气管内腔内的压力的测压计,真空阀气密贯穿密封盖板并设置在上抽气管顶端的出气口上,测压计与上抽气管气密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桩侧设置吸力装置的吸力桩。
背景技术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
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基础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靠桩身侧壁和端部土体提供的抗力来平衡桩身承受的上部荷载或上浮力,从而给上部建筑物提供支撑力或为建筑物抗浮提供抗拔力。
但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如饱和软黏土,其含水率高、强度低、摩擦系数较小,提供的总抗力往往较小,而传统的通过增大端部面积或增加桩长来增大桩基础承载力的措施,具有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缺陷。同时,传统的增大端部接触面积来提高桩基础承载力,使得桩基结构变复杂,给施工带来较大不便。因此在我国东部等大面积存在饱和黏性土地基的区域,或者在其他地下水位较高区域,提高桩基承载力及提高桩基的抗拔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工程中桩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桩侧设置吸力装置的吸力桩。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桩侧设置吸力装置的吸力桩,包括柱状的桩身,桩身包括钢筋笼和沿着钢筋笼浇灌的混凝土;桩身的底端密封并嵌入在土体内,桩身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并支撑承台;所述桩身配有用于提高桩周土的有效应力的吸力装置;
所述吸力装置包括上抽气管和下抽气管,若干根下抽气管围合在钢筋笼周围并固定在钢筋笼上,且下抽气管沿着钢筋笼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下抽气管自桩身的顶端端面沿着桩身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桩身的底端端面;下抽气管的外壁面与土体接触,且下抽气管的外壁面上均匀布设有用于连通土体和下抽气管的内腔的筛孔;
上抽气管竖直贯穿所述承台,上抽气管底端的进气口与所述下抽气管顶端的开口均连通;上抽气管顶端的出气口位于承台的顶面上,且上抽气管顶端的出气口配有密封盖板;还包括位于承台顶面上的真空阀和用于监测下抽气管内腔内的压力的测压计,真空阀气密贯穿密封盖板并设置在上抽气管顶端的出气口上,测压计与上抽气管气密连通。
进一步,真空阀与密封盖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桩身外侧均匀分布有4根下抽气管。
本发明利用有效应力原理,在总应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孔隙压力而提高土体的有效应力,从而增大桩侧土的摩阻力,以提高桩基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在饱和黏土中,土体渗透性较差,能形成一层天然隔气层,本发明通过对嵌入饱和黏土部分的桩身进行筛孔设计,使得桩身外围的下抽气管内部的气体与土层直接接触,当下抽气管内抽真空形成负压后,将直接作用在土体孔隙内,桩周土紧紧吸附于桩身外表面,能快速提高桩周土对桩身的摩阻力。因此,本发明可解决饱和黏土等工程地质条件下,普通桩基础无法提供足够的承载力或抗拔力时,为基础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更高的桩基承载力,效率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