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医生手持的防烫伤艾灸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3478.8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凯;马祥龙;郭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棒 艾灸器 移动盘 医生 燃烧 防烫伤 观察窗 排风室 滑杆 燃烧室 医疗器械领域 燃烧室底面 安装固定 上下滑动 室内安装 室内侧面 治疗效果 安装座 防滑条 固定钉 贯通槽 两端面 周侧面 轴心处 滑动 烫伤 槽道 排出 废气 复合 室内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医生手持的防烫伤艾灸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中:艾灸器本体的周侧面复合有防滑条;艾灸器本体两端面分别设有燃烧室和排风室;燃烧室底面设有滑杆;燃烧室内侧面分别设有槽道和观察窗;燃烧室内安装有移动盘;移动盘一表面设有贯通槽;移动盘表面设有安装座,移动盘表面的轴心处设有固定钉;移动盘沿滑杆上下滑动。本发明通过将艾灸棒放置在艾灸器内,方便医生手持,避免医生直接手持艾灸棒,防止烫伤医生;通过设置排风室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排出,提高燃烧效果;并通过设置移动盘安装固定艾灸棒并使艾灸棒在艾灸器内滑动,通过观察窗观察艾灸棒燃烧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调整艾灸棒位置,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医生手持的防烫伤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保健方法,医者用点燃的艾制品在被医者皮肤局部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往返移动,使局部皮肤温热有烘烤感。艾灸作用途径包括艾燃烧过程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艾燃时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艾灸主要分为两类:艾炷灸和艾条灸。但是,不论是艾炷灸还是艾条灸,施灸时烟非常大,污染环境,为病人和医生所难以接受。医生直接手持艾灸棒在艾灸过程中很容易被烫伤;同时,艾灸过程中有燃烧着的灰烬散落造成烫伤的危险。此外,艾绒和火力大部分浪费;而且艾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影响疗效,操作也不方便,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艾灸的运用。
如何防止在艾灸过程中避免医生或患者被烫伤是本发明艾灸装置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医生手持的防烫伤艾灸器,通过将艾灸棒放置在艾灸器内,方便医生手持,避免医生直接手持艾灸棒,防止烫伤医生;通过设置排风室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排出,提高燃烧效果;并通过设置移动盘安装固定艾灸棒并使艾灸棒在艾灸器内滑动,通过观察窗观察艾灸棒燃烧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调整艾灸棒位置,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设置透明盖防止艾灸棒燃烧的灰烬掉落至患者身上烫伤患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便于医生手持的防烫伤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移动盘和透明盖;所述艾灸器本体为一圆柱体,所述艾灸器本体的周侧面复合有一防滑条;所述艾灸器本体两端面分别设有一燃烧室和一排风室;所述燃烧室与排风室均为一圆形凹槽;所述燃烧室底面设有一滑杆;所述燃烧室内侧面分别设有一槽道和一观察窗;所述排风室底面固定安装有一排风扇;所述排风室底面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风室通过排气孔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周侧面设有一拨杆,所述拨杆另一端设有一拉环;所述移动盘一表面设有一贯通槽;所述移动盘一表面设有一安装座,所述移动盘一表面的轴心处设有一固定钉;所述移动盘沿滑杆上下滑动;所述燃烧室的端面安装有透明盖。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采用玻璃板或亚克力板制成,方便医者观察艾灸棒的燃烧情况,使医者能够及时将艾灸棒往前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为一环形凸起,将艾灸棒嵌套进安装座中间,并通过固定钉将艾灸棒固定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一槽道滑动配合;所述贯通槽与滑杆滑动配合,所述滑杆与贯通槽的横截面均为半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盖采用钢化玻璃或透明亚克力板,所述透明盖通过螺纹与艾灸器本体啮合,避免艾灸棒燃烧的灰烬掉落至患者皮肤上烫伤患者。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滑条表面设有防滑槽或防滑凸起,方便医者手持,避免医者手滑将艾灸器本体掉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