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43482.4 申请日: 2018-02-12
公开(公告)号: CN108271772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吴文能;黄亚欣;雷霁卿;张起;王瑞;曹森;马超;吉宁;陈泰安 申请(专利权)人: 贵阳学院;贵州省贵阳市鹏盛通农业有限公司;修文县农业局
主分类号: A01N25/00 分类号: A01N25/00;A01N37/40;A01N43/824;A01N37/42;A01N47/14;A01N37/34;A01N47/34;A01N43/653;A01N47/38;A01N47/18;A01N51/00;A01N43/56;A01N43/90;A01P3/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代理人: 杨云
地址: 550005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使用 诱抗剂 综合 猕猴桃 软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诱抗剂+杀菌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包括冬季清园、春季萌芽前使用合理的农药进行预防,在花蕾初期、落花80%‑90%时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防控+诱抗剂,坐果20‑30天,使用杀菌剂+诱抗剂通过浸果方式处理幼果,果实采摘前30‑40天,并喷施杀菌剂+诱抗剂。本发明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防控+植物诱抗剂阻碍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的侵染,提高猕猴桃果实的抗病性。该方法在保证猕猴桃鲜果品质的前提下,高效解决猕猴桃软腐病,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抵抗猕猴桃软腐病的侵害,预防和减少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病害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诱导猕猴桃抗猕猴桃软腐病,预防和减少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猕猴桃软腐病问题日益突出,也是危害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又一重大病害。

猕猴桃又名毛桃、羊桃、奇异果(Kiwifruit),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浆果果实[1]。猕猴桃原产我国,是一种新兴果品,目前,在中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意大利、法国、智利等国家广泛种植[2]。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猕猴桃软腐病问题日益突出[3]。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发现了猕猴桃软腐病,其中丁爱冬[4]研究了陕西省周至县和北京房山区的猕猴桃烂果,研究表明引起猕猴桃烂果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sa)、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2005年,Young等[5]报道了从韩国猕猴桃采后软腐病中分离得到葡萄座腔菌(Botryosohaeriadothidea);2007年姜景魁[6]对福建省建宁县地区猕猴桃腐烂病进行了研究表明,引起主要致病菌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2015年李黎[7]研究来自中国七个主要猕猴桃栽培区(湖北,四川,河南,重庆,江西,贵州,陕西)的5个品种的猕猴桃软腐病原菌分离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以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2016年Zhou[8]从四川省六个不同地区收集猕猴桃软腐病病果,获得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焦腐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2016年龙友华[9-10](从贵州修文猕猴桃腐烂病果中分离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以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引起猕猴桃腐烂主要致病菌。

该病害在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多雨地区危害尤为严重。在类似贵州四、五、六月多雨的省份,是该病害传播最佳时期。因此该病害的防控应该为综合防控。诱导抗病性是一种新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类似植物免疫。一些化合物(诱抗剂)具有诱导抗性的功能,能显著提高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诱抗剂在采前和采后都表现较好效果,但采前使用效果更加明显,操作也更为简便,果实发育期是采后品质和抗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农民对该病一般不进行防治,或者喷施化学农药,但由于防治时间和药剂的选择上存在问题,防治效果往往不佳。植物抗性诱导剂是一类新型的生物农药,本身并无杀菌活性,但它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激发植物内部的免疫机制,达到抗病、防病、治病的目的[11-12]。植物具有抵抗病害的潜在能力,当被某种因子刺激后,这种能力便可被激活,从而产生对病菌侵染的抵抗力。通过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抗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3-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贵州省贵阳市鹏盛通农业有限公司;修文县农业局,未经贵阳学院;贵州省贵阳市鹏盛通农业有限公司;修文县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