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铣槽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3569.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Q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削机构 导向轨道 出料 落料 倾斜设置 水槽机构 送料机构 端口处 自动进给机构 进料端口 铣槽加工 工作部 铣削 机床 工作效率 机架顶部 人工成本 送料轨道 多通道 进给 送料 加工 自动化 全程 劳动 生产 | ||
本发明所公开的全自动铣槽加工机床,机架、送料机构、铣削机构、自动进给机构和水槽机构;水槽机构设于机架内部,并位于铣削机构的下方;铣削机构固定于机架顶部,自动进给机构和送料机构固定于铣削机构的铣削工作部进料端口处;送料机构的进料端口处固定有一倾斜设置的多通道送料轨道;铣削机构的铣削工作部出料端口处固定有一倾斜设置的落料导向轨道一,落料导向轨道一的出料端口处下方设有一倾斜设置的落料导向轨道二,落料导向轨道二的出料端口处与水槽机构对应。其结构人工劳动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人工成本降低;尤其适合大批量生产,无需人工逐一换取工件进行加工,全程出料、送料和进给均为自动化进行加工,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全自动铣槽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工件上铣削槽时均通过人工将待加工工件固定于数控铣床或数控加工中心内进行加工,数控铣床或数控加工中心均价格较为昂贵,且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因此需要大批生产时,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可采用一个人工操作多机,但对于人工的强度较大;2.如果多人分别操作一机,使得人工成本较高;3.数控铣床或数控加工中心均为高精密制造设备,运行精度较高,并且加工时需要人工逐一换取工件进行加工,从而使得运行速度大大降低,所以影响生产效率,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全自动铣槽加工机床。
本发明所设计的全自动铣槽加工机床,包括:机架、用于工件自动化供料的送料机构、用于铣削加工的铣削机构、用于推动工件自动进给的自动进给机构、以及用于铁屑过滤和切削液循环的水槽机构;水槽机构设于机架内部,并位于铣削机构的下方;铣削机构固定于机架顶部,自动进给机构和送料机构固定于铣削机构的铣削工作部进料端口处;送料机构的进料端口处固定有一倾斜设置的多通道送料轨道;铣削机构的铣削工作部出料端口处固定有一倾斜设置的落料导向轨道一,落料导向轨道一的出料端口处下方设有一倾斜设置的落料导向轨道二,落料导向轨道二的出料端口处与水槽机构对应。
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多通道送料轨道上排列有若干个待加工工件,若干个待加工工件在倾斜设置的多通道送料轨道作用下自行进入送料端口处,然后送料机构将若干个待加工工件推送至铣削机构的进料口处,此时自动进给机构开始工作将待加工工件推送至铣削机构的工作部内进行铣削加工,从而在工件上铣削出槽,加工完成后自动进给机构继续向前推送至铣削机构的出料端口处并自行复位,待下一个待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在自动进给机构作用下前一加工完成的工件被推入落料导向轨道一中,经落料导向轨道一进入水槽机构内,从而以上述加工方式自动循环加工仅需一人即可实现多台机床操作,并且劳动强度也相对较低。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其结构仅需一名工人就可多机操控生产,且在生产时仅需开动机器监管即可,无需太多的人工操作,因此人工劳动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人工成本降低;同时上述机床尤其适合大批量生产,无需人工逐一换取工件进行加工,全程出料、送料和进给均为自动化进行加工,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生产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的双面开槽装置
- 下一篇:用于均布槽加工的铣削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