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4023.8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郭聪;王涛;姜玉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6 | 分类号: | F28D15/06;F28D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量 换热器 自适应控制 传热装置 热回收 记忆合金弹簧 记忆合金 节流装置 室内空气 变形的 无动力 自适应 加装 消耗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通过在换热器上加装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利用其中记忆合金弹簧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适应变形的特性,通过调节换热器中工质的流量,无动力的调整换热器的传热量,实现定量的热回收。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消耗额外的电能基础上,实现换热器传热量的调整,实现定量的热回收,更好的控制室内空气的温湿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高效热传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高新精密制造企业、光电子、烟草、茶叶、食品、保健品、医疗制药、化工原材料均要求室内保持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
目前精密空调的控温和除湿都是采用低温冷冻水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冻水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满足要求,但由于温度过低,不能满足房间温度要求,因此有时还需要采用电加热进行再热,由此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与损失。另外工程上也有用溶液除湿方式,即利用吸湿性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干燥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会产生溶液飞沫问题,随空气进入管道,造成金属的腐蚀和室内环境的污染,因此在要求较高的工作环境中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亟需设计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传热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安装在换热器内,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包括:节流环,其外侧固定于热管装置的内壁,其内侧形成流质通道;记忆合金件,其固定端固定于换热器内壁;节流塞,固定于记忆合金件的活动端,相对于节流环的流质通道设置;其中,记忆合金件经由训练,其状态随换热器内流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其活动端的节流塞沿换热器内的轴向移动,进而改变节流环的流质通道的流质通行能力。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忆合金节流装置还包括:支架,与换热器内壁连接;以及滑杆,其两端通过与支架连接固定在换热器内;记忆合金件,为记忆合金弹簧,其嵌套在滑杆上,记忆合金件固定端与滑杆连接;节流塞,其与记忆合金件的活动端连接,且滑杆穿过节流塞的中心轴与节流塞连接;当温度变化时,记忆合金件的变形长度随温度变化,进而带动节流塞在滑杆上滑动,以调节通过节流环的工质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环为圆柱环形/圆柱环形片;节流塞为圆柱形/圆形片/圆锥柱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安装在换热器内,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包括:节流环,其外侧固定于固定于热管装置的内壁,其内侧形成流质通道;记忆合金件,为记忆合金弹簧,其两端固定于换热器内壁;节流塞,其与记忆合金件中部位置连接;其中,记忆合金件经由训练,其状态随换热器内流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带动节流塞沿换热器内的轴向移动,进而改变节流环的流质通道的流质通行能力。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热量自适应控制的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安装在换热器内,记忆合金节流装置包括:节流管,其第一端与换热器内固定连接,节流管与换热器的中心轴线重合;记忆合金件,为记忆合金弹簧,其嵌套在节流管上;其中,记忆合金件经由训练,其变形长度随换热器内流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记忆合金件在径向的变形长度的变化,改变节流管的流质通道的流质通行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