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蚕共育桑叶自动饲喂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4175.8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蒋猛;鲁成;胡祚忠;张鉴;张建军;蒋雅茜;田倚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调节装置 螺旋绞龙 右侧板 左侧板 输送装置 自动饲喂机 驱动皮带 驱动辊 支撑杆 桑叶 料斗 小蚕 驱动电机输出轴 拆装方便 驱动电机 上法兰盘 下法兰盘 张紧机构 进料口 进料箱 排料口 底端 饲喂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蚕共育桑叶自动饲喂机,包括料斗、进料调节装置、机架、输送装置、张紧机构、驱动电机和驱动皮带,机架由左侧板、右侧板和4根支撑杆组成,4根支撑杆分别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进料调节装置设置有进料箱、进料口、排料口、螺旋绞龙外壳和螺旋绞龙,输送装置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机架的底端,进料调节装置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位于输送装置的上部,料斗通过上法兰盘与进料调节装置上的下法兰盘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驱动皮带与螺旋绞龙、驱动辊连接,并同时带动螺旋绞龙和驱动辊转动。本发明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方便调整和控制饲喂量、撒喂均匀,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蚕器具,属于农业装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小蚕共育桑叶自动饲喂机。
背景技术
小蚕共育就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由具有一定养蚕技术的人员在设备齐全的专用蚕室,采用小蚕专用桑园的优质桑叶对小蚕进行集中饲养,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至三龄或四龄蚕起第二口叶分发给蚕农饲养的科学养蚕模式。小蚕共育不仅能实现小蚕饲养的标准化,提高功效,增强体质,还有利于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是现代蚕桑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统蚕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小蚕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至2006年起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当今,为了提高蚕室利用率,大多采用叠簸式小蚕共育方式,即将10~20个左右的蚕簸重叠放置饲喂,这种方式可大大节约蚕室空间,一次投资可以使用10年,是目前经济实用的小蚕共育工具,目前有85%的小蚕共育户采用此项技术。但在此小蚕共育的方式中,整个生产过程采用传统的人工饲喂方式,即每天至少3次进行拆箔、石灰消毒、饲喂桑叶、叠箔。这样消耗的劳动力多,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大,生产成本增加。
所以急切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小蚕共育喂桑机来改善传统饲养工作的不足,进而降低小蚕共育的成本,进一步增加桑蚕产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喂养方式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蚕共育桑叶自动饲喂机,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使喂桑工作自动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小蚕质量。
为实现上诉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蚕共育桑叶自动饲喂机,包括料斗、进料调节装置、机架、输送装置、张紧机构、驱动电机、驱动皮带和刮板。
其中机架由左侧板、右侧板和根支撑杆组成,4根支撑杆分别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将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为一体,构成整机的机架,从而达到可方便拆装的方便性。
进一步,进料调节装置置有进料箱、进料口、排料口、螺旋绞龙外壳、螺旋绞龙;输送装置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机架的底端,且由驱动辊、从动辊、传送带和张紧机构构成。
进一步,进料调节装置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位于输送装置的上部,并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右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手柄,另一端通过键与左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刮板安装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4根支撑杆之下输送装置之上,且刮板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调整,通过条件该间隙,增减传送带上桑叶的厚度,从而实现饲喂桑叶量的改变。
进一步地,螺旋绞龙外壳沿绞龙轴线方向开有进料口和排料口,进料口宽度的起始位置是螺旋绞龙外壳在进料箱中的部分,垂直轴心的顶端,进料口宽度的结束位置是螺旋绞龙外壳在进料箱中的部分水平中心线最外端,亦即进料口的宽度为旋绞龙外壳的四分之一;排料口宽度的起始位置是螺旋绞龙外壳水平中心线与进料口宽度的结束位置反方向的最外端,排料口宽度的结束位置是螺旋绞龙外壳的垂直中心线方向与排料口宽度的起始位置成70度弧角,其目的是在驱动电机没有转动的条件下,由于螺旋绞龙和螺旋绞龙轴的阻挡,不会直接掉落在传送带上,只有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螺旋绞龙转动,利用螺旋绞龙将其中的桑叶推出,掉落在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虫、鱼、菜生态种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虾塘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