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教学实验的多用途堰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4371.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洋;蒋新会;谢增芳;吴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教学 实验 多用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教学实验的多用途堰流装置,包括储水箱、堰上供水首部、明渠水槽、百叶尾门以及多用途堰机构;多用途堰机构包括矩形薄壁堰、实用堰面以及宽顶堰面;形薄壁堰为一垂直面;实用堰面包括实用堰面垂直面和实用堰面曲面;宽顶堰面包括宽顶堰面顶面、宽顶堰面左铅垂面、宽顶堰面右铅垂面以及宽顶堰面内曲面;实用堰面通过实用堰面垂直面与矩形薄壁堰连接,宽顶堰面通过宽顶堰面右铅垂面与实用堰面的实用堰面垂直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堰体结构变化,实现堰型较多、一槽多用,堰流多样、效果明显,防渗、防漏效果好,堰体稳定,成本较低,结构简洁,推广空间较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堰流实验教学中,堰流形式单一,而设计的一种适于教学实验的多用途堰流装置。它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堰流实验教学中,常采取一种堰型配置一条水槽设计,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堰体固定水槽内,防渗、防漏效果好,堰体稳定;缺点是在教学实验时,只能做一种堰型实验,堰型堰流单一,若在实验中变换堰型,堰体的稳定处理和防渗、防漏处理费时较长,无法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因而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适于教学实验的多用途堰流装置,它通过矩形薄壁堰上的实用堰和宽顶堰滑动移位调节,实现矩形薄壁堰、实用堰和宽顶堰间的堰型转换。以此规避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于教学实验的多用途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堰上供水首部、明渠水槽、百叶尾门以及多用途堰机构;所述明渠水槽尾部设置百叶尾门,该百叶尾门侧边与转柄相连,在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水泵,所述堰上供水首部包括进水管、消能板、消能孔、水面稳板和测针,所述消能板固定在堰上供水首部下端侧壁上,所述水面稳板与堰上供水首部上端侧壁滑动相接,所述测针设置于堰上供水首部上边侧;所述消能孔设置在所述消能板上;所述多用途堰机构包括矩形薄壁堰、实用堰面以及宽顶堰面;所述形薄壁堰为一垂直面;所述实用堰面包括实用堰面垂直面和实用堰面曲面;所述宽顶堰面包括宽顶堰面顶面、宽顶堰面左铅垂面、宽顶堰面右铅垂面以及宽顶堰面内曲面;所述实用堰面通过所述实用堰面垂直面与矩形薄壁堰连接,所述宽顶堰面通过所述宽顶堰面右铅垂面与所述实用堰面的实用堰面垂直面连接;在所述宽顶堰面左铅垂面底部和宽顶堰面右铅垂面底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使所述宽顶堰内曲面与实用堰面曲面相接;所述水泵与进水管一端相连,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堰上供水首部水槽首部底部相接。
本发明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储水箱、水槽、和多用途堰机构,在储水箱部分,储水箱内设置水泵,水泵为水槽提供水源,流经堰体后的水流进入明渠水槽后,然后,经百叶尾门流进储水箱。在水槽部分设置堰上供水首部、明渠水槽、堰体、百叶尾门,其工作机理:水泵提供明的水体,首先进入堰上供水首部,然后经过堰体,在明渠水槽内流动。在多用途堰机构部分,设置矩形薄壁堰、实用堰面、宽顶堰面、孔口和宽顶堰内曲面,其工作机理:通过矩形薄壁堰上的实用堰和宽顶堰滑动移位调节,实现矩形薄壁堰、实用堰和宽顶堰间堰型转化。本发明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堰体结构变化,实现堰型较多、一槽多用,堰流多样、效果明显,防渗、防漏效果好,堰体稳定,成本较低,结构简洁,推广空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示意图。
图2是矩形薄壁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宽顶堰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