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4415.4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淑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淑苹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2;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500 甘肃省张掖***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炎 治疗面 中药 板蓝根 面神经炎 制天南星 白附子 治愈率 重量份 天麻 丹参 白芷 地龙 甘草 羌活 菊花 防风 根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以解决目前的药物不能根治面神经炎的问题。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防风8‑16g、白芷8‑16g、天麻8‑12g、羌活3‑9g、制天南星3‑9g、白附子3‑9g、地龙5‑15g、丹参5‑15g、菊花3‑9g、板蓝根8‑16g、甘草3‑9g。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炎病损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病人常有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症状。
面神经炎的治疗首先要找出病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配合药物及物理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市面上也有一些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可是存在着服用量大、时间长且不能根治面神经炎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以解决目前的药物不能根治面神经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组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防风8-16g、白芷8-16g、天麻8-16g、羌活3-9g、制天南星3-9g、白附子3-9g、地龙5-15g、丹参5-15g、菊花3-9g、板蓝根8-16g、甘草3-9g。
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组成为,防风12g、白芷12g、天麻12g、羌活6g、制天南星6g、白附子6g、地龙9g、丹参9g、菊花6g、板蓝根12g、甘草6g。
上述药物制备过程如下:将原料药物防风、白芷、天麻、羌活、制天南星、白附子、地龙、丹参、菊花、板蓝根、甘草,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45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再将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即可服用。
本发明中防风、白附子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为君药。白芷、天麻、羌活、地龙、丹参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散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为臣药。制天南星、菊花、板蓝根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发明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
防风,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归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天麻,味辛、苦,气平,无毒。入肺、脾、肝、胆、心经。功能主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肝阳止亢所致的眩晕、头痛。又能祛风湿,止痹痛,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淑苹,未经魏淑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