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4564.0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鹤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手动套筒 固定件 高压真空负荷开关 操作机构 开关轴 复位弹簧 上套 转动 推杆 柔性连接件 高压开关 滑动套接 凸轮面 固连 卡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属于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手动操作的操作难度高的问题。本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在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之间的开关轴上套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与开关轴固定,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均滑动套接在开关轴上,固定件和手动套筒柔性连接件连接,在固定件和电动套筒之间设有在电动套筒转动时带动固定件转动的卡接结构,开关轴上套接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的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形成卡接,在电动套筒上设有凸轮面且在手动套筒上固连有抵靠在凸轮面上的推杆。本发明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高压真空负荷开关是一种功能介于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之间的电器,具有坚定的灭弧装置,能够通断一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高压输配电领域。目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主要采用电机驱动开关主轴转动以实现开合闸动作;当然为了满足在电机故障、停电等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开合闸动作,一般都会配备手动操作手柄。为了实现电动和手动开合闸的自动切换,避免对电动驱动机构造成损坏,需要设置离合结构。
如中国专利申请(200420045502.8)公开的一种高压负荷开关的操动机构,该操动机构通过手柄插入手柄插入口对离合器施压使离合器与链轮分离,从而使手柄带动主轴盘转动时避免带动链轮。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离合器始终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使手柄始终受到向外的推力,使手柄易在转动过程中脱出手柄插入口,导致开合闸失败,也就是说操作手柄时操作人员在转动手柄时需要一直向手柄施压以克服复位弹簧的推力,开合闸操作难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更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的高压真空负荷开关包括执行开断的开关轴,本操作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开关轴上的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所述的电动套筒连接有驱动电动套筒转动的电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之间的开关轴上套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与开关轴固定,所述的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均滑动套接在开关轴上,在所述固定件和手动套筒之间连接有在手动套筒转动时能带动固定件跟随转动的柔性连接件,在所述固定件和电动套筒之间设有在电动套筒转动时带动固定件转动的卡接结构,所述开关轴上套接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的手动套筒和电动套筒形成卡接,在所述的电动套筒上设有凸轮面且在所述手动套筒上固连有抵靠在凸轮面上的推杆。
本操作机构安装于开关轴的端部,使开关轴既能够通过电机驱动,又能够通过在手动套筒上安装手柄实现手动驱动。电动套筒与固定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通过卡接配合,使电机驱动时,电动套筒能够带动固定件转动,实现对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控制。电动套筒与手动套筒之间设置由凸轮面与推杆构成的凸轮机构,使手动套筒转动时能够推动电动套筒与固定件分离,既减少手动驱动开关轴转动时的阻力,又能够避免对电机驱动结构造成损伤。由于电动套筒与手动套筒之间一开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接,手动套筒难以直接驱动固定件转动,手动套筒与固定件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使手动套筒在固定件与电动套筒未分离时能够相对固定件转动,通过凸轮面与推杆的配合先使电动套筒与固定件分离,然后再在柔性连接件的作用下带动固定件转动,实现手动对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的控制。这样,操作人员在手动控制高压负荷开关时,只需对手柄施加一个扭矩,使手柄绕开关轴转动,即可实现先分离电动套筒与固定件,再控制开关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更简便,避免了手柄受复位弹簧作用而脱出的可能,更稳定可靠,减少失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接地三工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