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4582.9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坤;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10;C04B14/38;C04B14/30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李福新 |
地址: | 2644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假山 制备 空气污染物 砂子 镍铬铁合金 氧化石墨烯 粉煤灰 假山制造 人造假山 煤渣 发泡剂 碳纤维 稳泡剂 氧化钙 氧化硅 氧化镁 粘接剂 重量份 钛白粉 降解 吸附 尿素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人造假山韧性差、不能吸附和降解空气污染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由下列原材料制成:粉煤灰20~50份、碳纤维8~15份、氧化硅19~26份、氧化钙13~18份、氧化镁12~15份、水60~100份、煤渣10~30份、镍铬铁合金渣40~60份、氧化石墨烯4~10份、钛白粉10~30份、粘接剂9~15份、尿素2~3份、发泡剂0.8~1.2份、稳泡剂1.1~1.8份、砂子12~16份;同时还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假山制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假山在现代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是以造景游览为目的,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加以艺术提炼和夸张塑造成的具有真山感觉,姿态万千的山石结构。
目前,现代园林中一般是以天然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的景观效果。然而,开采山石会对山体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对植被来说,生活环境遭到完全破坏,而且,天然石料石质坚硬,加工难,工本高,生产效率也低。国家环保局也力度加大,限制了开山采石,令假山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捉襟见肘。采用碳纤维混凝土制备假山石。既保护环境又结实耐用。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一般可分为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是主要的、大量的。雾霾现象主要由燃料燃烧过程、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废物处理等渠道产生的污染物,气溶胶:粉尘、飞灰、黑烟、烟、雾;有害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依据假山人工制造的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减弱雾霾现象,提供一种原料组成科学合理、配比恰当、结实耐用、还具有显著的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环保作用的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由下列原材料制成:粉煤灰20~50份、碳纤维8~15份、氧化硅19~26份、氧化钙13~18份、氧化镁12~15份、水60~100份、煤渣10~30份、镍铬铁合金渣40~60份、氧化石墨烯4~10份、钛白粉10~30份、粘接剂9~15份、尿素2~3份、发泡剂0.8~1.2份、稳泡剂1.1~1.8份、砂子12~16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原材料组成为:粉煤灰30~40份、碳纤维10~13份、氧化硅20~25份、氧化钙15~16份、氧化镁13~14份、水70~90份、煤渣15~25份、镍铬铁合金渣45~55份、氧化石墨烯6~8份、钛白粉15~25份、粘接剂10~14份、尿素2~3份、发泡剂0.9~1.1份、稳泡剂1.3~1.6份、砂子13~15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原材料组成为:粉煤灰35份、碳纤维12份、氧化硅24份、氧化钙15.5份、氧化镁13.5份、水80份、煤渣20份、镍铬铁合金渣50份、氧化石墨烯7份、钛白粉20份、粘接剂12份、尿素2.5份、发泡剂1.0份、稳泡剂1.5份、砂子14份。
优选的,煤渣为破碎后粒径小于5mm。
优选的,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长度为5~10mm;粘接剂为聚氯乙烯;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稳泡剂为氧化铵。
上述的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所需重量份数称取粉煤灰、碳纤维、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水、煤渣、镍铬铁合金渣、氧化石墨烯、钛白粉、粘接剂、尿素、发泡剂、稳泡剂、砂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4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