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吸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5797.2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颗粒 吸音材料 制备工艺 熔点 复合纤维 外层纤维 复合 粘接 纤维吸音材料 步骤重复 隔热性 后冷却 内芯 热塑 熔融 加热 配方 压制 纤维 节约 吸收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复合吸音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孔径的泡沫颗粒,泡沫颗粒通过复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所述复合纤维的外层纤维的熔点比内芯纤维的熔点低。制备工艺为:将泡沫颗粒与复合纤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外层纤维的熔点,使外层纤维熔融后冷却,泡沫颗粒随即粘接在一起。本发明既具有纤维吸音材料的隔热性好的优点,又具有泡沫颗粒质量轻的优点;可根据需要可生产吸收不同配方、形状的吸音材料,且制备工艺简单;废料可通过热塑、压制等步骤重复使用,节约原料,且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吸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复合吸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音材料(吸声材料):任何材料对声音都能吸收,只是吸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将对上述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列为吸声材料。吸音材料(吸声材料)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其吸声机理是声波深入材料的孔隙,且孔隙多为内部互相贯通的开口孔,受到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使细小纤维作机械振动,从而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这类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从低频到高频逐渐增大,故对高频和中频的声音吸收效果较好。
吸音材料一般主要有纤维类,泡沫类和颗粒类三大类型。
纤维类主要分为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两种。无机纤维主要有隔音棉,玻璃丝,矿渣棉,岩棉及其制品等。玻璃丝可制作成各种玻璃丝毡。隔音棉分为短棉、超细棉和中级纤维三种。隔音棉是最常用的吸音材料,具有不燃,耐热,耐腐蚀等优点。经过硅油处理的隔音棉,具有防火,防潮等特点。岩棉是一种新的吸音材料,隔热,耐高温,易于加工成型。
泡沫类吸音材料的特点是容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质地软,其缺点是易老化,耐火性差。
颗粒类吸声材料的特点是豹纹,防潮,耐热,耐腐蚀等优点。
为了能吸收不同频率的声音,市面上出现了复合吸音材料,现有汽车用复合吸音材料多为如图1所示的将多种不同材质的吸音毡复合起来的复合层结构,该结构厚度有限,不利于制成立体结构,且当厚度较大时,重量也随之增加。近来,还有一种新型吸音材料,如图2所示,对泡沫颗粒进行喷胶,使其粘接在一起。泡沫颗粒可采用不同粒径的多种规格,该种吸音材料的特点是泡沫颗粒、胶粒之间同样形成间隙,吸音效果更好,也可以切割成不同形状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但是,此种吸音材料存在的缺陷是:必须制成比所需形状更大体积,以便切割,切割下来的余料造成料的浪费,喷胶后的泡沫颗粒无法再生,且胶的溶剂挥发会对环境存在污染,胶的运用也影响了泡沫吸音材料质量轻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复合吸音材料吸音效果和质量轻不能兼得的问题,以及现有泡沫吸音材料的采用不同孔径用于吸收不同频率时,孔径不可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种孔径的泡沫颗粒,泡沫颗粒通过复合纤维粘接在一起,所述复合纤维的外层纤维的熔点比内芯纤维的熔点低。
优选地,所述泡沫颗粒与复合纤维的重量比为0.1~5∶1。
优选地,所述泡沫颗粒的材质为三聚氰胺甲醛和聚氨酯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外层纤维、内芯纤维的材质为PET或PP。
优选地,所述复合纤维的外层纤维的熔点比内芯纤维的熔点至少低5℃。
优选地,还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纺毡破碎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与复合纤维的重量比为0.1~1∶1。
更优选地,所述天然纤维为竹纤维、麻纤维、棉纤维和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化学纤维为丙纶、涤纶、芳纶和氨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外饰件的凸字造型结构
- 下一篇:基于eMTC的电子牌照、平台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