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及进行工厂化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5926.8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洪;刘国锋;水燕;沈怀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7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氏原螯虾 工厂化 育苗池 虾巢 人工繁育 生物浮床 虾苗 水生植物 育苗技术领域 室内水泥池 淡水经济 管理效率 人工育苗 喂养管理 温度光照 可控性 增氧管 捕虾 投饵 虾类 栽种 排水 孵化 培植 铺设 水质 便利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及进行工厂化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技术领域。其在育苗池中设置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同时在育苗池中设置生物浮床,在生物浮床上栽种培植水生植物;在育苗池中铺设盘式微孔增氧管;对孵化后的虾苗精心喂养管理,最后排水收捕虾苗。本发明工厂化室内水泥池进行人工育苗的条件设施优越,进行温度光照控制、水质投饵管理和虾苗起捕等操作极为便利,使得可控性和管理效率极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及进行工厂化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克氏原螯虾育苗产量效率的虾巢及其繁育方法,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1929年由日本人将该虾带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沟、池塘和各大水系中,并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加工数量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加工出口和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养殖所需的克氏原螯虾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水域,随着天然资源数量的下降,人工繁殖克氏原螯虾已成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的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和产量日趋扩大,但制约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最突出的是规模化养殖所需的优质稳定的种苗配套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工育苗效率低下,亲本运输和放养成活率低,而自然繁殖育苗产量低,效益差,一般池塘育苗亩产仅有几万尾,育苗产量、效益难以提高。育苗产量低与克氏原螯虾怀卵量少、产卵不同步、虾苗规格不整齐及自相残杀率高直接相关。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自然繁殖方法,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工厂化规模化专门人工育苗生产模式由于育苗效率低、成本高而很少,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所以因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导致目前的克氏原螯虾单养产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育苗产量和效率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稳步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及进行工厂化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室内育苗池设置专用特制的立体式人工虾巢、应用生物浮床培植水生植物以及设置高效增氧设施等技术措施以改善育苗池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克氏原螯虾亲本和虾苗的密度和成活率,从而实现克氏原螯虾人工高效育苗生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包括端板和排管,所述排管一端与端板连接;所述排管由若干根管子组成,端板上对应每根管子的位置开有圆孔。
所述排管数量为5排,自上至下每排管子的数量依次为8、9、10、11、12根,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
所述排管的长度为25-50cm,直径为5.5-7.5cm。
所述排管的长度自上至下每排依次为25-30cm、30-35cm、35-40cm、40-45cm和45-50cm,直径均为5.5-7.5cm。
所述每根管子对应的圆孔数量为2-3个,圆孔直径为1-2cm。
采用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进行工厂化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步骤如下:在育苗池中设置立体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虾巢,同时在育苗池中设置生物浮床,在生物浮床上栽种培植水生植物;在育苗池中铺设盘式微孔增氧管;其中每5-8m2育苗池设置一个虾巢,一个盘式微孔增氧管;每50-100m2育苗池设置2-3个生物浮床;对孵化后的虾苗精心喂养管理,育苗后期每天用虾笼捕捞体长为3.0-5.0cm的虾苗,虾笼的网目为1.0-1.5cm,最后排水收捕虾苗。
所述育苗池面积为20-100m2,水深50-80cm,克氏原螯虾工厂化人工育苗雌雄亲本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7-28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对虾性腺成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近海滩涂围塘堤坝围网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