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厚板轧机不锈钢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6378.0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剑;王广科;韩争攀;刘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0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22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不锈钢 钢板 不锈钢轧制 宽厚板轧机 成型阶段 厚板轧机 阶段轧制 轧制控制 钢种 成材率 均匀性 板坯 立辊 | ||
本发明涉及厚板轧机的轧制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宽厚板轧机不锈钢轧制方法。本发明对于不锈钢RS的轧制方法,在原有逻辑考虑板坯长度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不锈钢钢种的判断,如果是不锈钢就直接采用RS=1的轧制方法,取消成型阶段轧制,以获得方便的转钢条件,直接进行展宽阶段轧制;充分考虑了RS=1代码的不同和存在的一些不足,配合使用立辊轧边法控制降低钢板的宽度的均匀性,改善钢板的头尾形状,同可以钢板提高成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板轧机的轧制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宽厚板轧机不锈钢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宽厚板轧机不锈钢轧制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成形阶段、展宽阶段、精轧阶段。粗轧机在成型阶段轧制时并且使用较大正SKI值(翘扣头值)来进行翘头的控制,使板坯平整以方便转钢后进行展宽阶段轧制。在展宽阶段轧制使用SKI值(翘扣头值)来进行翘头的控制,使板坯平整以方便转钢后进行精轧阶段轧制。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轧机上下工作辊转速的线速度的差,使得上下工作辊转速不同来使得钢板上下表面的延伸不同从而控制钢板的翘头。现有技术方法原理是适用于船板、结构钢的其他碳钢。由于宽厚板生产不锈钢的特殊性,并且不锈钢这个钢种比普通碳钢要软,在成型阶段高温区轧制过程中板坯会因为太软而扣头严重,板坯扣头严重,会直接影响到转钢,接着会影响到展宽阶段轧制和精轧阶段轧制,会使得终轧温度降低,从而影响了不锈钢产品的性能,所以对不锈钢产品生产稳定性的要求就比较高。
SKI值主要是解决上下表面温度差产生的钢板翘头,如果温度差并不是很大,利用SKI值(翘扣头值)来进行钢板翘头的控制是有效的。但是从现场操作实践中看,对不锈钢而言SKI值(翘扣头值)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板坯成型后还是很扣头,转钢困难。
分析原因是因为不锈钢太软,而且不锈钢坯料宽度较窄(一般为1330mm--1530mm),不利于转钢辊道转钢,现有的RS=1轧制方法仅针对板坯长度大于3850mm的板坯,为了保证展宽时的长度不大于4000mm,所以对于板坯长度大于3850mm的板坯取消成型阶段轧制,直接进行展宽阶段轧制,其逻辑仅限于对板坯长度的判断,遇到长宽度达不到现有的RS=1轧制长宽的板坯直接跟普通钢板进行RS=0的轧制,消耗过多时间和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改进的RS=1的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使钢板头尾获得平整的板形,方便地进行转钢操作。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轧制方法消耗过多时间和温度,弥补了原有方法终轧温度低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厚板轧机不锈钢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轧制过程数据的传递:在精轧轧制前,钢板尺寸和轧制方式由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传给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钢板的尺寸和速度制度由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板坯和轧制目标钢板厚度计算出,根据轧机的能力进行预计算,安排轧制道次,由轧机模型机根据厚度的要求根据计算向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发送设定的速度制度的值;
S2;轧制方式选择:RS=1轧制,对所有不锈钢生产都取消成型阶段轧制,直接进行展宽阶段轧制,有关宽度修正:宽度≤2500mm钢板,宽度余量加20mm,对于宽度>2500mm钢板,宽度余量加30mm;
S3;配合立辊轧边法:采用立辊轧边法,以控制钢板宽度均匀性提高成材率;
S4;轧机最大轧制力、轧制速度和抛钢距离的设定;
S5;要求各类型不锈钢全规格关闭辊道冷却水和机前、机后侧喷水,保证终轧温度>900℃;
S6;SKI值的设定:SKI值由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在展宽阶段,SKI值为-2,即下辊线速度比下辊线速度慢2%;在精轧阶段,SKI值为1,即下辊线速度比下辊线速度快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