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继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46730.0 申请日: 2018-02-12
公开(公告)号: CN110149704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0
发明(设计)人: 林琳;彭莹;赵锐 申请(专利权)人: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W72/04 分类号: H04W72/04;H04W72/08;H04B7/155;H04W4/70
代理公司: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张恺宁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继能力 发送资源 资源池 装置及设备 节点配置 中继场景 中继节点 资源分配 远端 中继数据传输 发送终端 接收终端 节点组成 中继终端 资源选择 配置的 通信系统 发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确定具有中继能力的节点;为该具有中继能力的节点配置资源池,以及,为系统中除该具有中继能力的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配置资源池,所述资源池是能与系统中其它全部或者部分节点的发送资源池形成时分关系的发送资源池,所述系统是由若干节点与该具有中继能力的节点组成的通信系统。采用本发明,由于在中继节点上采用了为该中继节点配置的时分的发送资源池,因此解决了现有资源选择流程下中继终端可能与远端发送终端和/或远端接收终端同时发送,导致不能进行中继数据传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图1为LTE系统中网络集中控制的通信方式示意图,如图所示,在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通信采取的是网络集中控制的方式,即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上下行数据都在网络的控制下进行发送和接收。UE和UE之间的通信,是由网络进行转发和控制的,UE与UE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链路,这种方式下UE和网络的数据传输可以简称为D2N(Device to Network,设备到网络)传输。

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也不需要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进行UE间的信息传输。

3GPP中,D2D接近服务包括以下两大类:

D2D发现:UE使用E-UTRA(Evolutio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的全球地面无线接入网)来确认另外一个UE在其附近。例如,D2D UE可以使用该服务来寻找附近的出租车、寻找在其附近的朋友等;

D2D通信:相互接近的UE,通过在两个UE之间直接建立链路(图2为D2D发现/通信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样将原本通过网络传输的通信链路转化为本地的直接通信链路,节省了大量的带宽和网络效率;或者两个相互接近的UE,可以利用直接链路通信来获得稳定高速低廉的通信服务。接近服务通信一般是在网络侧控制或者辅助下进行的,eNB(演进基站)甚至可能会为进行接近服务通信的UE动态的分配资源。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定义两种链路类型:

D2D链路:指设备和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链路;

D2N链路:指设备和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链路。

此外,参与D2D发现/通信的UE分为两种角色:

D2D发送UE:即发送D2D发现/通信消息的UE;

D2D接收UE:即接收D2D发送UE发送的发现/通信消息的UE。

对于UE-to-Network Relay(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是指在D2D发现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UE可以通过Relay(中继)的方式与网络或者其他UE进行D2D发现或者数据传输。Relay分为两种:

图3为UE-to-Network Relay通信示意图,如图所示,UE通过Relay UE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方式称为UE-to-Network Relay。网络覆盖外的UE2为了与网络进行通信,以UE1作为Relay节点,通过UE1转发自己的上下行信号。其中,UE1和UE2之间的通信通过D2D通信实现,UE1和网络间通过蜂窝通信实现。

图4为UE-to-UE Relay通信示意图,如图所示,UE通过Relay UE与目标UE进行发现/通信的方式称为UE-to-UE Relay。UE2为了与不在自己直接通信范围内的UE4进行通信,可以通过UE1来转发自己的信息,其中UE1和UE2,UE1和UE4之间都是通过D2D通信来实现数据传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