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6930.6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永;王代玉;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大嘉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B32B13/06;B32B13/12;B32B15/04;B32B15/18;B32B27/06;B32B27/16;B32B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0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柱 制备 复合管 钢夹层 钢管 夹层材料 钢管混凝土柱 土木工程结构 泵送混凝土 承载力 定位板 钢复合 灌浆料 夹层 灌入 浇筑 混凝土 | ||
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一种土木工程结构构件,具体涉及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钢管混凝土柱和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存在承载力差,FRP管容易破坏的问题。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由外至内依次由FRP管、夹层材料、钢管和混凝土四层组成。制备方法:一、制备钢管;二、制备FRP管;三、组利用定位板将FRP管固定在钢管上;四、在FRP管与钢管之间的浇筑夹层灌浆料制备夹层材料;五、在钢管顶部灌入或从底部泵送混凝土,得到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土木工程结构构件,具体涉及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柱因抗压承载力高、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地下结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钢管混凝土中的外围钢管直接暴露于使用环境中,在海水、土壤以及湿气较重的大气等恶劣环境下容易锈蚀,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针对该问题,申请号为201010552899.X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该种构件由FRP-钢复合管和灌入管内的混凝土组成。复合管通过在钢管外表面缠绕FRP并采用树脂胶粘结形成。该种构件的外围FRP能够有效地解决钢材腐蚀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约束混凝土的侧向变形,提高构件的抗压承载力。然而,当外围FRP管直接承担竖向荷载时,树脂基体容易先于纤维发生破坏,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正常使用性能;同时FRP管的制作较为不便,若采用人工缠绕,费时费力,缠绕效果无法保证;若采用机械缠绕,配套模具加工困难,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钢管混凝土柱和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存在承载力差,FRP管容易破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它由外至内依次由FRP管、夹层材料、钢管和混凝土四层组成,且FRP管和夹层材料的高度低于钢管和混凝土的高度。
一种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钢管:采用焊接方法制备钢管,并在车床上车平钢管两端,保证钢管端部与管壁垂直;
二、制备FRP管:采用连续纤维纱缠绕工艺将纤维增强塑料沿环向缠绕在模具上,固化后从模具中脱出,即得到FRP管;所述纤维增强塑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增强塑料、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或芳纶纤维增强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三、组装:将FRP管套在钢管外,将两块定位板从钢管两端套在钢管,并利用定位板将FRP管固定在钢管上,保证FRP管截面的中心点与钢管截面的中心点重合,FRP管的高度低于钢管的高度,保证FRP管顶端与钢管顶端的距离为1cm~2cm,FRP管底端与钢管底端的距离为1cm~2cm,且顶部的定位板上设有浇筑口和排气口;
四、浇筑夹层材料:从定位板的浇筑口将浇筑夹层灌浆料浇筑于FRP管与钢管之间的间隙内,待FRP管与钢管之间的浇筑夹层灌浆料养护完成后拆除定位板,即完成在FRP管与钢管制备夹层材料,得到FRP-钢夹层复合管;所述夹层灌浆料为灌浆料、细石混凝土或轻混凝土;
五、将FRP-钢夹层复合管运至施工现场,FRP-钢夹层复合管竖直放置,从顶部灌入或从底部泵送混凝土,充分振捣,待FRP-钢夹层复合管内混凝土养护25~30天,即得到FRP-钢夹层复合管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是由FRP管、夹层材料、钢管和混凝土四种材料组成的,可以充分发挥组成材料的性能优势;核心混凝土受到钢管和FRP管的双重约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核心混凝土能够避免钢管发生向内屈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大嘉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大嘉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