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转单端的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197.X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一;石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芯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分转单端 转换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转单端的转换电路,包括:串接在一电源和地之间的电流镜;电流镜包括并联的主控支路和参考支路;主控支路包括一第一MOS管和一第一电阻,第一MOS管与第一电阻串联;参考支路包括一第二MOS管和一稳流源,第二MOS管和稳流源串联;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的栅极和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一转换单元,根据第一差分信号从电源处获取相应的电流;第二转换单元,根据第二差分信号从电源处获取相应的电流;第一节点处引出一输出端将第一差分信号和第二差分信号转换后的信号输出;能够使得工艺偏差对转换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影响较小,同时保证良好的噪声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转单端的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度,极性相反。在这两根线上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
差分转成单端输出,主要是因为一些系统中的信号一般是差分形式的,目的是为了抑制电源和地的噪声以及外界的干扰。但到了输出到芯片外面的时候出于减少对外引脚的考虑,将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用一个引脚输出。目前能看到的技术一般是以运算放大器作为基础,把运算放大器接成加法器的形式来完成差分转单端的功能,对于一些系统本身这个节点不需要较高的放大倍数,所以这种运放加法器形式是能满足要求的。
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转换电路中,采用了运放加法器,VB和VB’理论上要求一致,这样电阻可以选取比较小的值以减小噪声,但是,因为VB和VB’很难一致,因为VB’来自上级电路而VB来自设定值,随工艺和温度的偏差两者之间会有比较大的偏差,如果使用小的电阻会导致电流增加,同样会增加噪声,采用大的电阻会减小电流,噪声也会增加。也可以采用复制VB’的静态工作点给VB,但复制过程也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在选用小电阻的时候,因为静态工作点的偏差导致的电流不一致性会导致放大倍数的误差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差分转单端的转换电路,其中,包括:
串接在一电源和地之间的电流镜;
所述电流镜包括并联的主控支路和参考支路;
所述主控支路包括一第一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简称MOS)管和一第一电阻,所述第一MOS管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形成一第一节点;
所述参考支路包括一第二MOS管和一稳流源,所述第二MOS管和所述稳流源串联形成一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
第一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一MOS管并联,且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差分信号的一第一差分接收端口,所述第一转换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从所述电源处获取相应的电流;
第二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二MOS管并联,且所述第二转换单元包括用于接收第二差分信号的一第二差分接收端口,所述第二转换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差分信号从所述电源处获取相应的电流;
所述第一节点处引出一输出端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转换后的信号输出。
上述的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包括:
一第二电阻和一第三MOS管,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MOS管串联后与所述第一MOS管并联,且串联处形成一第三节点;
一第一比较器,包括一第一比较输入端、一第二比较输入端和一第一比较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芯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芯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