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8248.0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云;高升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一村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70;F03B13/0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井 换热空调 双井 出风口 室内温度调节装置 水循环系统 节能降耗 上端封闭 水换热管 水蒸发 风扇 能源 应用 | ||
1.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出风口,在机体的出风口内设置水蒸发管和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水换热管、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第一和第二地下水井为上端封闭的地下水井;
还包括地下循环系统,所述地下循环系统包括第一井水管、第二井水管和横向连管;在第一地下水井中纵向设置第一井水管,在第二地下水井中纵向设置第二井水管,第一井水管和第二井水管的上端通过横向连管联通;在地下循环系统中设置热交换仓,所述水换热管设置在热交换仓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换热管设置在第一地下水井中;水蒸发管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水蒸发管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的进水端;水换热管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的出水端,水换热管的出水口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
第一井水管的下部连接第一抽水泵;在第一抽水泵和第一热交换仓之间的第一井水管上设置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第一排水阀;
所述第二井水管的下部连接第二抽水泵,在第二抽水泵和横向连管之间的第二井水管上设置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第二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管位于地下3米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水井和第二地下水井的间距不小于40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其特征在于:
空调进行制冷作业时,开启第一抽水泵,关闭第一排水阀并开启第二排水阀;第一地下水井中的地下水被第一抽水泵从第一井水管一端泵入地下循环系统,并流经热交换仓;地下水在热交换仓中通过流动接触水换热管,将水循环系统中的热量带走;经过热交换后的地下水从第二排水管注入第二地下水井中,同时将热量也注入保存在第二地下水井中;
空调进行制热作业时,开启第二抽水泵,关闭第二排水阀并开启第一排水阀;第二地下水井中的地下水被第二抽水泵从第二井水管一端泵入地下循环系统,并流经热交换仓;地下水在热交换仓中通过流动接触水换热管,将热量传递到水循环系统中,而后地下水从第一排水管注入第一地下水井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井换热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下水末端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地下水末端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热交换仓中;
地下水末端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滑柱,所述滑柱纵向设置在热交换仓中,在滑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第一和第二限位截停装置,在滑柱上套装滑块,滑块能够在地下水的流动力带动下沿滑柱上下移动,所述滑块内设置绕线电机、转轮、牵引绳和水温检测传感器,所述绕线电机的转轴连接电动卡爪,当电动卡爪处于夹紧状态时能够卡紧转轮,绕线电机通过电动卡爪带动转轮旋转;当电动卡爪处于松开状态时松开转轮,转轮此时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所述转轮通过牵引绳连接水温检测传感器;所述绕线电机和电动卡爪连接水轮动力发电机,当滑块被水流推动沿滑柱运动时,水流能够带动水轮动力发电机发电,从而驱动电动卡爪收缩处于夹紧状态,同时绕线电机旋转带动转轮做收线运动,令水温检测传感器能够收回;
第一抽水泵开启时,滑块随地下水的流动运动至滑柱的上部,滑块被第一限位截停装置止停,此时电动卡爪处于松开状态,水温检测传感器被水流推动进入热交换仓的上部与第一井水管的结合处,检测地下水的末端温度;第二抽水泵开启时,滑块随地下水的流动运动至滑柱的下部,与此同时,转轮旋转回卷牵引绳,令水温检测传感器收回,直至滑块被第二限位截停装置止停,此时电动卡爪再次处于松开状态,水温检测传感器被水流推动进入热交换仓的下部与第一井水管的结合处,检测地下水的末端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一村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一村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2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