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聚吡咯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压阻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8568.6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鑫;张树才;牟善军;刘全桢;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4;C08G73/0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戴香芸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吡咯纳米线 制备 压阻材料 铜纳米线 工程材料 聚吡咯层 耐疲劳性 高弹性 灵敏性 壳层 内核 应用 | ||
1.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其特征在于,该铜@聚吡咯纳米线包括作为内核的铜纳米线和包裹在该铜纳米线上的作为壳层的聚吡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聚吡咯纳米线,其中,所述铜纳米线的直径为30-70nm,长度为5-8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聚吡咯纳米线,其中,所述聚吡咯层的厚度为5-50nm。
4.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铜纳米线的步骤;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纳米线上形成聚吡咯层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为,使一价态无机铜盐与碳原子数为12-18的脂肪族胺的混合物进行歧化反应;
优选地,所述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为170-200℃,反应的时间为2-10小时;
优选地,一价态无机铜盐与碳原子数为12-18的脂肪族胺的混合物中一价态无机铜盐的浓度为0.1-0.4mol/L;
优选地,所述一价态无机铜盐为氯化亚铜、硫酸亚铜、溴化亚铜、亚硝酸亚铜和碳酸亚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基胺为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五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十八烷基胺、十八碳烯胺、十八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为,将步骤1)得到的铜纳米线在含有聚合催化剂的溶液进行分散后固液分离,再将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产物与吡咯单体进行接触;
优选地,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的温度为25-60℃,接触的时间为10-60小时;
优选地,相对于1g的所述固体产物,所述吡咯单体的用量为0.2-8ml;
优选地,所述接触在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溶剂的用量使得所述固体产物在所述溶剂中的浓度为5-10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得到的铜纳米线在含有聚合催化剂的溶液中的浓度为5-8mg/ml;
优选地,含有聚合催化剂的溶液中聚合催化剂的浓度为0.5-1.5mol/L。
8.一种压阻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压阻材料通过采用定向冷冻冰模板法将铜@聚吡咯纳米线水分散液进行取向冷冻后再进行冷冻干燥而得到,其中,所述铜@聚吡咯纳米线为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聚吡咯纳米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阻材料,其中,所述铜@聚吡咯纳米线水分散液中铜@聚吡咯纳米线的含量为10-45mg/ml;
优选地,所述取向冷冻的条件包括,冷冻温度为-196~-180℃,冷冻时间为3-10分钟;
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的条件包括:冷冻干燥的温度为-90~-80℃,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0-48小时。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压阻材料在制备压阻传感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5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