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子黄萎病抗病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8879.2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梅;于锡宏;毛同艳;马启友;王波;张修国;白晓丽;刘在民;吴凤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6;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病性 致病菌 茄子黄萎病 快速检测 黄萎病 生长势 催芽 播种 高温灭菌 抗病类型 抗病指数 茄子种子 子叶展开 培养基 培养箱 检测 满板 省时 幼苗 蛭石 省力 消毒 覆盖 调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茄子黄萎病抗病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将分离鉴定后的黄萎病致病菌在PDA培养基中培养,待其长满板后,将需检测的茄子种子依次进行消毒、催芽,并直接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长满黄萎病致病菌的PDA培养基上,上面覆盖高温灭菌后的蛭石,再将播种后的培养基放在25℃培养箱中培养,待子叶展开后,开始调查其生长势,通过幼苗的生长势确定其抗病指数和抗病类型。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结果准确,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茄子黄萎病抗病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黄萎病是一种由大丽轮枝菌导致的常见的土传病害,该病原菌主要通过侵染植物根系堵塞植物根茎部维管束进而造成植物发病,常见蔬菜寄主包括茄子、番茄等。特别是由于棚室茄子连作造成黄萎病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当前常见黄萎病检测方法单一,主要是通过孢子悬浮液灌根或者通过刺茎、刺根等方法,即通过制备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对寄主植物进行灌根或者采用刺伤茎基部或者根部接种孢子悬浮液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广泛应用,但是其制备孢子悬浮液工序繁琐且接种后植株发病耗时长,整个检测方法耗时可长达1个月以上时间。在接种过程中,由于接种土壤本身微生物种群及生物量已经达到动态平衡,接种后常导致病原菌孢子在土壤中被土壤已有微生物排斥,导致其存活时间很短,很难发挥其致病效果。在接种后植株发病时间较长,在发病过程中也常受外界因素影响,对其检测效果产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检测茄子黄萎病抗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茄子黄萎病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茄子黄萎病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茄子种子播种于含有黄萎病病原菌的培养基中,得到播种后培养基;
2)将基质覆盖所述播种后培养基中的种子上层,得到覆盖基质的培养基;
3)将所述覆盖基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至茄子幼苗的子叶展开后,根据幼苗的生长势确定茄子的抗黄萎病类型。
上述步骤1)中,所述茄子种子在播种前还依次包括消毒和催芽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茄子种子依次在无菌水、乙醇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得到消毒后种子。
所述消毒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先将茄子种子在无菌水中浸泡,使所述茄子种子上的病原菌处于萌动的状态,然后将茄子种子依次在乙醇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将活化后的病原菌杀死,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更进一步的,所述乙醇水溶液为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
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为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
在所述无菌水中浸泡的时间可为1-2小时;
在所述乙醇水溶液和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均可为30s,该步骤可重复3-5次;
所述浸泡后均包括用无菌水冲洗的步骤;所述冲洗的次数可为2-3次。
所述催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的消毒后的种子置于25-28℃条件下进行催芽。
上述步骤1)中,所述含有黄萎病病原菌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萎病病原菌接种至含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至所述病原菌长满菌板,得到含有黄萎病病原菌的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5℃、避光培养7-10天;所述培养皿中PDA培养基的厚度至少为3mm。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皿中PDA培养基的厚度具体为3mm,所述培养皿的规格为直径80mm、高度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