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0436.7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祥;张丰盛;陈继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微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76/11;H04W76/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应用于蓝牙无线通信环境中,利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以进行无线通信方法流程时,首先,由无线通信系统所形成的虚拟蓝牙装置的主控端的主蓝牙装置、以及一或数个被控端的从蓝牙装置之间,互相配对后形成蓝牙第一微网、并建立第一连结;接着,虚拟蓝牙装置的主控端的主蓝牙装置、以及被控端的一个以上的从蓝牙装置使用相同的蓝牙装置位址加入一蓝牙装置的蓝牙第二微网、并建立第二连结;进而,主控端的主蓝牙装置,将通过蓝牙第二微网,与该蓝牙装置建立蓝牙音频传输协定A2DP连线、并收到音频数据,被控端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从蓝牙装置,与主蓝牙装置使用相同的蓝牙装置位址,而收到相同于该主蓝牙装置所接收的音频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应用于蓝牙无线通信环境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于形成蓝牙第一微网(piconet 1)并建立第一连结(Link 1)、以及形成蓝牙第二微网(piconet 2)并建立第二连结(Link 2)之后,将进行音频数据传输与播放。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蓝牙音频装置(例如,手机)处理音频数据而言,目前支援双耳独立的蓝牙耳机如CSR微处理器的真实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蓝牙音频传输协定A2DP音频数据的传送是采用转送(Forward)的方法,手机的音频数据先传送到一边(主)耳机的数据缓冲区,再转送到另一边(从)耳机,从而达到左右耳同时播放的功能。然,这一种传送方式因为音频数据会在空中传送二次,会占用蓝牙有限的频宽,而转送过程中一边(主)耳机需要一个较大缓冲区,也会加长播放的延迟时间。另外转送过程中,主耳机可能需要将音频数据解开后,再重新压缩给从耳机,不仅耗费运算资源,也因为重复压缩而降低音质。
于美国专利公开/公告号US 8768252B2“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所公开的是,(从)耳机SNK(音频接收器)-2由(主)耳机SNK-1得到与手机SRC(音频源)连线的信息并锁定手机蓝牙使用的RF频率后,通过监听(SNOOP)的方式得到手机传送给(主)耳机SNK-1的音频数据,从而达到左右耳同时播放的功能。至于监听过程中遗失的封包,(从)耳机SNK-2通过二耳间另外的蓝牙连线发送通知ACK/NACK给(主)耳机SNK-1,(主)耳机SNK-1再将该通知ACK/NACK转送给手机SRC,由手机SRC重送该遗失的封包。
然,转发通知过程中,(主)耳机SNK-1必须等待(从)耳机SNK-2发送的通知,若SNK-1遗漏该通知,则SNK-1无法通知手机SRC已成功收到音频封包,手机SRC会主动重送该封包而降低手机传送音频数据的效率。再者,因为(主)耳机SNK-1必须维持与手机SRC以及(从)耳机SNK-2两个BT连线,运算负担比(从)耳机SNK-2大,电力消耗也较大,造成(主)耳机SNK-1的电池使用时间较短与(从)耳机SNK-2不匹配。
台湾公开/公告号I395442「双协定环境中的通信技术」为在来自与一通信协定相关的信号干扰会阻碍接收与另一个通信协定相关的信号的环境中的通信技术,是公开一种通信装置,其包含:用以根据一第一协定发射及/或接收信号的一第一通信系统;用以根据一第二协定发射并接收信号的一第二通信系统,该第二协定具有使一接收器能对一发射器指出它正处于一不响应状态的能力,借此当该发射器处于该不响应状态时,便禁止它对该接收器发射数据;用以检测该第一协定的信号中的活动的一信号活动检测器;以及响应于该信号活动检测器而用以使该第二通信系统指出它正处于一不响应状态的一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微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微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