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滤杂音的超低音频音波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0481.2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丽莲 |
主分类号: | H04R3/12 | 分类号: | H04R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产生器 整合单元 通用 扬声器 音波产生装置 音波 通用信号 低音频 效果器 杂音 吸滤 亥姆霍兹共振器 放大器 放大器形成 第二信号 设备安装 超低频 连通 简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滤杂音的超低音频音波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以及一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该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以及该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与一第一信号整合单元形成连接,以利用音频相差得到一超低频音波,该第一信号整合单元与一效果器连接,且该效果器经一第二信号整合单元与一通用信号放大器形成连接,该通用信号放大器与一扬声器形成连接,该扬声器外缘连通一亥姆霍兹共振器。本发明能够使得设备安装更简易以及成本较低。且可以获得纯净的超低频音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序效果器(运算系统),尤指一种与脑波同频段的超低频音波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与脑波同频的共振音乐在近年已广泛为人所知,许多大型医疗院所已认可并将之引进做为医疗上辅助使用者达成稳定情绪、开发潜能、帮助睡眠等功效。依据现有的方式,使用者通过聆听可发出特殊频率的音乐来达成功效,然而由于能与脑波共振的频率的音波属于超低频范围,不是一般音响器材能够直接产生的频段。
曾有研发者就此种超低频范围的音波,通过两个声音同时发声,当两个声音各自的音频相混加之后,在物理学上除了各自的频率之外,还可以依据仪器的安排与设置,产生彼此之间频率相差的超低频音波(申请第105204961号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然而此种超低频音波即使在人体的耳朵,即生理上很难听到声音,但是物理上仍然具有音频存在。
虽然可以产生该超低频音波,但是原先两种音频在音频相混加之后会产生各自的杂音,该杂音音频高于前述超低频音波的音频,因此在当扬声器播放出该超低频音波之时,也可能伴随着音频较高的杂音,从而未臻完善。后来有申请人以“吸滤杂音的超低音频音波产生装置”申请第106202623号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如图2所示,设计一种吸滤杂音的超低音频音波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1以及一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2,该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1以及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2与一第一信号整合单元3形成连接,以利用音频相差得到一超低频音波,该第一信号整合单元3与一效果器4连接,且该效果器4经一第二信号整合单元5与一通用信号放大器6形成连接,该通用信号放大器6与一扬声器7形成连接,该扬声器7外缘包覆一吸滤音频层8,该吸滤音频层8能够吸滤外杂音,且该外杂音的音频大该超低频音波的音频,且该吸滤音频层8与该扬声器7外缘保持一间距(D)。然而,若是采用通过该吸滤音频层8的设计,在一般的材质考虑下,产品与设备的制造上,要实现有效滤音,恐怕必须以相当大距离以及相当厚度的吸滤音频层8才能有效达成,因此整体效益上会过度耗用成本以及材积,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滤杂音的超低音频音波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以及一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该第一通用波形产生器以及第二通用波形产生器与一第一信号整合单元形成连接,以利用音频相差得到一超低频音波,该第一信号整合单元与一效果器连接,且该效果器经一第二信号整合单元与一通用信号放大器形成连接,该通用信号放大器与一扬声器形成连接,该扬声器外缘连通一亥姆霍兹共振器(Helmholtz resonators),由于该亥姆霍兹共振器(Helmholtz resonators)为基本的声共振系统,可以改善吸声系数和吸声带宽,在实际的设备中采用不同参数(例如可以依据实际的设备以及发出声音的状态建立颈部入口声阻抗计算模型,或者不同颈部材料下的静流阻率和吸声系数)用以强化共振器对于相对高频的声音产生吸声效果,来取代较大体积以及繁冗庞大的滤除设备,从而使得设备安装更简易以及成本较低。且可以获得纯净的超低频音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组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各组件的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丽莲,未经许丽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