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0746.9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0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贾武;邵岩;程海瑞;孙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27;H04L12/24;H04N21/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接入 承载 业务 能力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提供开通各类高带宽业务的网络承载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管系统采集的用户业务统计参数;获取用户输入的或网管系统采集的网络业务参数;获取用户输入的或网管系统采集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参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统计参数、所述网络业务参数和所述PON系统参数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参数;所述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单个宽带用户平均速率、上联口带宽需求、光线路终端OLT可承载用户数和单PON口下单用户平均可分配带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IP化、宽带化、移动化,网络也在向超高速率和超大容量演进,各种宽带数据业务迅速兴起、电信用户的数量和带宽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导致电信网络的规模和传送容量不断发展。随着网络的大规模扩展,在网络设备和平台的建设工作中,如何既满足近期业务需要,又能在期望的时间区间内最优化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性支出)和OPEX(Operating Expense,运营成本),已成为一个影响到每项规划与建设工作的问题。
在接入网中,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提供的带宽可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各种宽带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无论在设备成本还是运维管理开销方面,其费用都相对较低。综合经济技术分析表明,目前PON是实现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和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入户)的主要技术。
网络评估,即针对网络的业务承载目标及其变动趋势,评价已有的信道资源和硬件能力是否存在瓶颈,并给出估算后所需要的信道资源和硬件能力。除了对网络设备和线路的评估外,还可以包括平台和网络能力的评估等。科学的评估建议需要平衡各种优化标准,如经济性和网络可靠性等。
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有测量铜绞线评估承载业务能力的,有研究网络如何承载视频业务的,有研究如何顺利进行组播的。但是对于接入网的设备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如何评估其对于现有业务用户的承载能力,尚无相关研究,这一研究也需要针对各类业务在网络各设备、平台的路径及拓扑、流量特征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分析在不同的业务承载要求下,进行网络扩容和建设中,接入网的端口流量、设备上行能力等,提供开通各类高带宽业务的网络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网管系统采集的用户业务统计参数;其中,所述用户业务统计参数用于表征接入网中用户使用业务的情况;获取用户输入的或网管系统采集的网络业务参数;其中,所述网络业务参数是接入网中与网络本身的性能相关的参数;获取用户输入的或网管系统采集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参数;其中,所述PON系统参数是指与PON系统中设备配置相关的参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统计参数、所述网络业务参数和所述PON系统参数获取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参数;所述接入网承载业务能力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单个宽带用户平均速率、上联口带宽需求、光线路终端OLT可承载用户数和单PON口下单用户平均可分配带宽;其中,所述上联口是所述PON系统与核心网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