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2102.3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安达隆宏;川崎聪史;森井康友;森健树;千田和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光学单元,其设置成使得在光学单元与挡风玻璃之间具有封闭空间,并配置成通过挡风玻璃获取车厢外部信息;加热单元,其配置成对封闭空间进行加热;开闭单元,其设置在位于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中并对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连通进行控制;和控制器,其基于车辆的外部空气温度或通过从封闭空间的湿度减去车厢内部空间的湿度而获得的湿度差来控制开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状态。控制器在外部空气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在湿度差大于或等于预定湿度差时将开闭单元设定为处于打开状态,在外部空气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在湿度差小于预定湿度差时将开闭单元设定为处于关闭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车辆中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光学系统通过使用包括摄像机等的光学装置来获取关于车辆前方和后方的情况的信息,并且使用所述信息来辅助驾驶员驾驶车辆。光学系统通常设置在车厢内的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上。
在这种光学系统中,例如,当车辆的外部空气温度显著低于车辆内的温度并且由于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温度差等而导致位于光学装置的摄像机前方的挡风玻璃起雾时,摄像机不能获取车厢外部信息,并且光学系统可能不能进行正常操作。
因此,例如,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2004-276857(JP 2004-276857A)中所公开的结构中,设置有诸如用于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之类的加热装置来抑制并去除挡风玻璃上的雾。
发明内容
在通过使用加热装置来抑制并去除挡风玻璃上的雾的方法中,通过加热实现的除雾效果取决于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的温度和湿度。由于在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期望提高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雾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装置,其能够提高通过使用加热装置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雾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设置成使得在光学单元与挡风玻璃之间具有封闭空间,并且该光学单元配置成通过挡风玻璃获取车厢外部信息;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配置成对封闭空间进行加热;开闭单元,该开闭单元设置在位于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中并且配置成对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连通进行控制;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成基于车辆的外部空气温度或通过从封闭空间的湿度减去车厢内部空间的湿度而获得的湿度差来控制开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状态。控制器配置成在外部空气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在湿度差大于或等于预定湿度差时将开闭单元设定为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在外部空气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在湿度差小于预定湿度差时将开闭单元设定为处于关闭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光学装置中,开闭单元设置在位于车厢内部空间与光学单元前方的封闭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中。开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状态基于外部空气温度或湿度差来控制。在外部空气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将外部空气温度与预定温度进行比较来进行关于封闭空间中的玻璃上的雾是否可以仅通过加热单元的加热就被去除的判定,其中,所述预定温度基于例如露点或饱和水蒸气的量来确定。在湿度差的情况下,通过将湿度差与表示封闭空间比车厢内部空间更湿的预定湿度差进行比较来进行关于封闭空间中的玻璃上的雾是否可以仅通过加热单元的加热就被去除的判定。当外部空气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当湿度差大于或等于预定湿度差时,开闭单元被打开以打开位于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当外部空气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或者当湿度差小于预定湿度差时,开闭单元被关闭以阻断位于封闭空间与车厢内部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
在这种控制中,当通过外部空气温度和湿度差可以作出封闭空间处于通过加热单元的加热进行除雾的能力较低的状态的判定时,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且同时使车辆内部空间中的干燥空气容易地进入封闭空间。当通过外部空气温度和湿度差可以作出封闭空间处于通过加热单元的加热进行除雾的能力较高的状态的判定时,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且同时抑制加热单元的热逸散至车厢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