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路保护电路、供电电路、开路保护方法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2315.6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邹昌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H05B45/3725;H05B45/36;H05B4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杨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路 保护 电路 供电 方法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开路保护方法、供电电路、及照明装置。所述开路保护电路用于具有LED负载模块以及开关元件的供电电路中,所述开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用于检测LED负载模块的开路状况的Vf尖峰电平检出器,所述Vf尖峰电平检出器包括晶体管、箝位元件、第一电阻,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与LED负载模块相连接,集电极经第一电阻、以及一第二电阻与控制电路的GND端子相连接、并经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与控制电路的DIM端子连接,基极与箝位元件的负极相连接,箝位元件的正极与控制电路的GND端子相连;所述开关元件与控制电路的OUT端子连接。本发明即使在LED负载模块接触不良时也能够减少供电电路中LED负载和控制电路被损坏的几率,减轻电路负担,能够有效地用于照明装置的日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路保护电路、供电电路、开路保护方法。本发明的开路保护电路、供电电路和开路保护方法尤其适用于包含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装置中。
背景技术
当前,将负载开路保护电路部分集成到照明装置的控制模块,使得照明装置的LED电源转换装置在LED脱焊或损坏时具备开路保护功能,是通常的做法。
但是,业界仍有很多照明装置的LED电源转换装置,不具备输出开路保护功能。图1(a)示出了一种无开路保护功能的变压器单绕组连接电路,变压器为单绕组方式,既无检测绕组也无Vf尖峰电压检出器,因此即使LED负载开路也无法检出开路信号,因此无法让SW开关部件停止工作,图1(b)示出了一种无开路保护功能的变压器绕组同相位接入方式,采用变压器绕组间同相位接入电路,即使LED负载开路,也无法检出开路信号,因此无法让SW开关部件停止工作,图1(c)示出了一种无开路保护功能的变压器绕组间反相位接入方式,采用变压器绕组间反相位绕线方式,但无法将检出信号即时传递给SW开关部件,即使LED负载开路也无法检出异常,因此无法让SW开关部件停止工作。图1(a)-图1(c)的方案都没有考虑到LED电源转换装置通常为LED负载供应设定的电流,LED负载正好可箝位负载电压,因此电源转换装置施加在负载两端的电压是安全的,可是负载一旦开路后,电路仍将持续为LED负载供应设定的电流,而输出端口(负载两端)的电压由于没有LED的箝位作用,输出端口电压异常升高,则输出电容器一直处于充电状态,而没有电荷泄放路径,其电压可能变得非常高,并且由此,输出端子上的电压可能变得非常高,这是潜在的危险,并且可能引起电子部件的损坏。变得不再安全。一方面LED电源转换器故障会进一步扩大,造成内部元器件损坏,最终导致失效;另一方面,当再次瞬间把LED负载接入LED电源转换器输出端口时,异常高的电压也可能把LED负载击穿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电路结构,叠加到现有的不具备输出开路保护功能的LED电源转换装置的控制电路上,使其具备开路保护功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延长LED电源转换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开路保护电路,用于具有LED负载模块、以及开关元件的供电电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用于检测LED负载模块的开路状况的Vf尖峰电平检出器,所述Vf尖峰电平检出器包括晶体管(Q1)、箝位元件、第一电阻(R3),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LED负载模块相连接,集电极经第一电阻(R3)、以及第二电阻(R4)与控制电路的GND端子相连接、并经第一电阻(R3)和第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控制电路的DIM端子连接,基极与箝位元件的负极相连接,箝位元件的正极与控制电路的GND端子相连;所述开关元件与控制电路的OUT端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