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稳定型的抗拉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2405.5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稳定 锚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构稳定型的抗拉锚固装置,包括管状结构的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锚杆上端端部的锚索组件以及设置于锚杆的用于对锚杆与地层间进行加固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棘爪、内筒和驱动杆;所述锚杆的外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四个凹槽沿锚杆的外侧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棘爪通过销轴可转动设置于凹槽内,且棘爪为多个并且同一个凹槽内的棘爪等间距布置,所述棘爪具有外锁止部和内驱动部,所述内驱动部深入到锚杆内且朝向锚杆的下端,所述外锁止部朝向锚杆的上端;所述内筒可沿锚杆的锚杆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棘爪的内驱动部卡接在内筒且在内筒往复运动时带动棘爪转动使棘爪的外锁止部伸出凹槽或者嵌入于凹槽中;结构稳定性高,抗拉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型的抗拉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是土木建筑中即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常用于对边坡、巷道进行加固处理,锚杆一般分为锚固段和自由端,自由端往往还设置有锚索,用于对加固处进行外加拉力,锚固段被埋地层中,通过灌浆有承受轴向的拉力,现有结构中,为了增加锚杆与地层之间的拉力,通常在锚杆外侧壁设置螺纹,但是,这种结构抗拉强度不够,在预紧过程中容易使的锚杆与地层之间发生松动,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锚固处的结构强度容易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降低工程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拉性的锚固装置,能够使得整个锚固装置与地层之间充分接触以及结合,能够有效增强锚杆与地层之间的抗拉强度,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地层的锚固处稳定性衰减极小,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而且自身结构稳定性高,方便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抗拉性的锚固装置,包括管状结构的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锚杆上端端部的锚索组件以及设置于锚杆的用于对锚杆与地层间进行加固的加固组件;
所述锚索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锚索的锚索块以及锚索,所述锚索块嵌入式设置于锚杆的上端端部并通过螺纹配合,所述锚索块轴向设置有锚索过孔,所述锚索穿过锚索过孔并伸入到锚杆内,所述锚索伸入到锚杆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锁定锚索的锚固块;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棘爪、内筒和驱动杆;
所述锚杆的外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四个凹槽沿锚杆的外侧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棘爪通过销轴可转动设置于凹槽内,且棘爪为多个并且同一个凹槽内的棘爪等间距布置,所述棘爪具有外锁止部和内驱动部,所述内驱动部深入到锚杆内且朝向锚杆的下端,所述外锁止部朝向锚杆的上端;
所述内筒同轴设置于锚杆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为盲端,且内筒上端底部同轴设置有驱动杆过孔,所述驱动杆为管状结构,驱动杆穿过所述驱动杆过孔且驱动杆的下端外侧壁设置有卡台;
所述内筒可沿锚杆的锚杆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棘爪的内驱动部卡接在内筒且在内筒往复运动时带动棘爪转动使棘爪的外锁止部伸出凹槽或者嵌入于凹槽中。
进一步,所述锚杆的侧壁对应于凹槽处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内筒侧壁对应于凹槽处设置有条形结构的通孔,所述棘爪的内驱动部穿过条形孔伸入到锚杆内部且卡接在内筒的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锚杆的内侧壁对应于凹槽处轴向设置有燕尾形的滑槽,所述内筒的外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适形嵌入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所述棘爪的外锁止部内侧下沉形成锁止槽。
进一步,所述锚杆的外套有止浆塞、螺帽以及垫板,所述垫板位于螺帽和止浆塞之间且螺帽位于垫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锚杆的下端端部设置有锚头,所述锚头的外侧壁为波纹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锚索块同轴设置有轴孔,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轴孔并通过与驱动杆上端螺纹配合的锁紧螺帽进行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未经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