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薄膜、包含光学薄膜的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3314.3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泳;李正浩;郑容云;曹长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薄膜 包含 偏光 以及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保护层以及形成于所述保护层上的对比度改善层,
所述对比度改善层包含第一树脂层和面向所述第一树脂层的第二树脂层,以及
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具有光学图案和在所述光学图案之间的平坦部的经图案化部分,所述第二树脂层含有光吸收剂,其中所述光吸收剂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中以0.01重量%到5重量%的量存在,且满足方程式1:
方程式1
(H2-H1)R≤H1,
其中H2是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最大厚度,其单位为微米,
H1是所述光学图案的最大高度,其单位为微米,以及
R是所述光吸收剂的D50平均直径,其单位为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具有从保护层侧所测量的3.90%或更低的最小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剂存在于光学图案与相邻光学图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剂包含在其表面上具有光吸收层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包含(甲基)丙烯酸、硅氧烷以及苯乙烯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剂具有20微米或更小的D50平均直径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图案具有75°到90°的基准角θ,且所述经图案化部分满足方程式2:
方程式2
1P/W≤10,
其中P是所述经图案化部分的周期,其单位为微米,以及
W是所述光学图案的最大宽度,其单位为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图案包含形成于其顶部部分处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一或多个倾斜表面,且每一所述倾斜表面是平坦表面或弯曲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图案具有0.3到10.0的高宽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层更高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层与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在0.05到0.30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形成为直接地接触所述第二树脂层,且所述第二树脂层形成为直接地接触所述保护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含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具有8,000纳米或更大的平面内延迟Re的保护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薄膜由聚酯树脂形成。
15.一种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偏光膜;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所述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形成于所述偏光膜的一个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改善对比度的光学薄膜形成于所述偏光膜的出光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33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偏振滤光器
- 下一篇:无边框显示模组及具有其的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