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3589.7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浩;李哲;李大鹏;高智荣;崔鹏;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缓冲池 缺氧 浓缩污泥回流 超声波催化 超滤设备 二级沉淀 反硝化池 浓缩池 硝化池 垃圾渗滤液处理 污水处理领域 沉淀浓缩池 垃圾渗滤液 运行费用 清水池 省投资 选择池 能耗 | ||
本发明公开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预缺氧选择池、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中间沉淀浓缩池、预缺氧缓冲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二级沉淀浓缩池、中间清水池、超滤设备、一级超声波催化器及二级超声波催化器。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将垃圾渗滤液依次通过上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将二级沉淀浓缩池内的第二浓缩污泥回流至预缺氧缓冲池,并将超滤设备内的第三浓缩污泥回流至预缺氧缓冲池。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具有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稳定性好和省投资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飞速增加,垃圾焚烧发电的处理量与日俱增,垃圾焚烧发电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时,需将新鲜垃圾在垃圾储坑中储存3~5天进行发酵熟化,以达到沥出水分、提高热值的目的,才能保证后续焚烧炉的正常运行。一般将上述垃圾发酵熟化过程中沥出的水分称为垃圾渗滤液。该渗滤液的特点是:有机污染物COD、BOD5浓度很高,其中BOD5/COD约为0.5,可生化性好,其中,COD浓度约30000~90000mg/L,BOD5约15000~50000mg/L,其次是NH4-N、TN浓度很高,其中,NH4-N浓度约1500~3000mg/L,TN浓度约2500~4000mg/L,但是C/N的比值较大,适合生化处理。另外,渗滤液产生的水质水量波动巨大,成分复杂,带有强烈的恶臭气味,呈现黄褐色或黑色。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影响远大于普通的生活污水,所以必须将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或者回用。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运行或者在研究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处理技术。
在生物脱氮技术中,是将垃圾渗滤液中总氮的有机氮、氨氮先通过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被氧化为亚硝态氮,再接着氧化为硝态氮,然后硝态氮通过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被还原为氮气,完成生物脱氮。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的反应条件差别较大,硝化过程适宜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好氧环境下发生,反硝化过程适宜在缺氧和存在有机物的环境下发生,因此生物脱氮技术一般需要将污水先经过硝化反应,后经过反硝化反应才能达到生物脱氮的效果。如专利号CN1562508A公开的前反硝化过程与硝化过程的组合处理方法,可以对垃圾渗滤液有生物脱氮效果,但其总氮的去除率仅为80%,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氨氮的去除率为99%,总氮很难满足处理要求。如专利号CN101244880A公开的前反硝化过程、中间硝化过程及后置反硝化过程组合处理方法,其前反硝化过程缺少有效的硝态氮,无法高效的完成生物脱氮效果。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中,生物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一般在10~20mg/L,由于较高的污泥浓度,使得生物反应池内微生物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增强,相比低浓度时的单位微生物的活性较低,MLVSS/MLSS比值也较低,生物反应池内活性污泥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使得整体的生物处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具有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稳定性好和省投资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具有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稳定性好和省投资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3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