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4044.8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6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溪;张翔;韩颢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5/04;B21C26/00;B21C29/04;B21C2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耐磨 叶片 挤压 模具 | ||
1.一种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其特征是:下模板(1),挤压凹模(2),多功能顶出缸(3),堆焊喷枪(4),合金喷射口(5),加热环(6),叶片成形通道(7),挤压减径模口(8),复合芯轴(9),模具入口(10),控制接口(11),控制线(12),磁力环(13),复合冲头(14),上模板(15);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有一个整体式的方块体挤压凹模(2),所述的挤压凹模内部有一个变形通道,变形通道内部居中设置有复合芯轴(9);挤压凹模(2)变形通道与复合芯轴(9)共同构成整副模具的变形通道;变形通道内部依次顺序设有模具入口(10)、挤压减径模口(8)、叶片成形通道(7)和合金喷射口(5),在挤压凹模(2)上方匹配设有复合冲头(14),复合冲头(14)的顶部与上模板(15)相连接,挤压凹模(2)通过底板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上,下模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
所述的模具入口(10)截面为光滑圆形,坯料通过挤压减径模口(8)后,通道截面变为前后带瓦轴口的圆环;
所述的复合芯轴(9)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位于模具入口(10)、挤压减径模口(8)和叶片成形通道(7)内,其外圈材质为超硬模具钢,下部位于叶片成形通道(7)后,其外圈材质为不锈钢;复合芯轴(9)内部设置有加热环(6),加热环(6)贯穿于模具入口(10)、挤压减径模口(8)和叶片成形通道(7),加热环(6)顶端通过控制接口(11)与复合冲头(14)内部设置的控制线(12)连接,控制线(12)接通电源后,加热环(6)通过接触式传导的热传递方式,可以根据材料特性及工艺温度要求从内部为主要变形区域进行有效、快速的加热及保温。复合芯轴(9)顶部为超硬模具钢材质,与置于复合冲头(14)内部顶端的磁力环(13)配合使用,可在工作时为复合芯轴(9)提供向上拉力,保证复合芯轴(9)顺利复位,模具底部设置有多功能顶出缸(3);复合芯轴(9)尾部设置有合金喷射口(5),通过往里喷射高温合金粉末,可以成形叶片外缘;复合芯轴(9)下方空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堆焊喷枪(4),通过堆焊喷枪(4)可以在成形的叶片外缘工作表面堆焊超耐磨堆焊层,对叶片外缘局部进行超耐磨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入口(10)、挤压减径模口(8)与叶片成形通道(7)具有相同的型腔体积,型腔体积均为一次放置坯料尺寸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金喷射口(5)处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旋方向一致的叶片外缘螺旋形空隙,内部通道为直径大于前后拼接瓦轴口直径的圆形光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超耐磨叶片挤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冲头(14)通过上模板(15)与压力机上滑块连接,并且复合冲头(14)的长度大于模具入口(10)的长度,这样更方便压力机挤压变形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40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